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朗诺政变
编辑:浩

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前首相兼武装部队司令朗诺,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密谋和策划下,趁诺罗敦·西哈努克不在金边而出国治疗和进行国事访问的机会,发动了政变,宣布废黜西哈努克亲王柬埔寨国家元首的职位,西哈努克被迫流亡中国。

朗诺政变后,柬埔寨各地爆发了忠于西哈努克亲王的起义和反抗活动。磅湛省农民自发集合起来向金边进军,但在进入金边的路口上被军队截住并遭到机关枪扫射,当场打死92人。茶胶省也爆发了忠于亲王的起义,但遭到朗诺军队的残酷镇压,所幸存的居民加入游击队,至此开始了忠于亲王的人民抵抗运动。1975年4月17日,柬埔寨人民解放金边,推翻了朗诺政权,结束了美国在柬埔寨五年零一个月的柬越战争

朗诺政变虽然结束了君主制,但也导致了柬埔寨陷入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摧毁了柬埔寨经济金融制度。

政变背景

自1968年至1969年年底,柬埔寨国内局势一直处于动荡状态,诺罗敦·西哈努克对国家事务的实际控制力逐渐削弱。与此同时,美国政局发生变化,1969年1月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取代了约翰逊总统。尼克松上台后不久,便推出了战争“越南化”的政策方案,这表明美国并不打算完全从越南撤军。

朗诺—施里玛达集团对这一形势的转变表示欢迎,因为他们认为这有助于美国继续在越南保持军事存在,从而可以更加公开地推行其亲美反中立的政策。随着尼克松政府的上台、“越南化”政策的实施、战争的无限期延续,以及胡志明市阮文绍阮高祺政权的稳固,朗诺—施里玛达集团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尼克松的顾问团队向他建议,“越南化”政策的全面成功,关键在于削弱越南南方共和国的民族解放阵线。具体方法是攻击其边境根据地,以确保在美国有限度撤兵期间,局势不会出现反复。同时,必须在老挝柬埔寨的边境地区建立稳定的亲西方政权,以防止因南越美国军队数量减少而导致这些政权动摇。这些政权将与美国—西贡司令部合作,封锁柬埔寨和老挝与南越的边境。通过大规模动用美国空军和火力,可以控制从越南北方至南方的非军事区走廊。只要严密封锁通往南方的所有补给线,胡志明市军队在美国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下,就能轻易清剿南越国境内的民族解放阵线部队。

这是乔治·华盛顿方面的战略考量。1969年9月,美国及其在老挝的傀儡军和仆从军对察尔平原发动了突然袭击,试图封锁老挝与南越的边境。而要实现封锁柬埔寨与南越边境的目标,推翻诺罗敦·西哈努克则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这也是美国长期以来对柬埔寨的主要目标之一。

政变经过

政变准备

1969年8月,负责监督政府工作的64岁宾努亲王因健康问题辞职。西哈努克亲王随即任命朗诺将军接替宾努的职务。随后,又任命西索瓦·施里玛达副首相,并兼任内政、安全、国民教育及宗教大臣。鉴于佛教僧侣在柬埔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宗教大臣的职位显得尤为关键。同年9月,朗诺以“健康原因”为由前往国外“治疗”,施里玛达则代理首相职务,这为他放手进行阴谋活动提供了便利。在此期间,朗诺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以及由山玉成领导的“自由高棉”反政府武装进行了秘密联系和协商。据诺罗敦·西哈努克回忆,朗诺在医院期间与许多装成病人的美国专家密谋政变细节,这些专家为政变提供了技术顾问支持。朗诺还试图争取一些必要的支持者,其中包括由叛国头子山玉成领导的“自由高棉”武装部队。这支部队在1969年夏佯装脱离山玉成后向王国政府投诚,实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花大价钱豢养的雇佣军,在内部起到了特洛伊木马的作用。

在朗诺不在国内期间,掌握政府大权的西索瓦·施里玛达企图在政治上孤立西哈努克亲王。他改变行政命令呈报程序,规定必须呈报首相府由他们决定是否需要送诺罗敦·西哈努克批示,违者将受到严厉制裁。同时,朗诺的大臣们以自由竞争和自由开放为名,采取进出口业非国有化的办法,终止国家对酒和药品等的专卖,允许私人同外国银行开展营业,企图完全废除西哈努克港的“国有化”政策。

1969年12月,西哈努克亲王在金边召开国民大会时,朗诺的弟弟朗农指使数千名所谓投诚的“自由高棉”士兵和密探参加大会并伺机捣乱。会后几天,西哈努克亲王因过度疲劳住进医院并准备出国就医。在他出国前建议组织一次“公民投票”,让人民群众在支持或反对他的问题上自由表达意见。然而,朗诺和西索瓦·施里玛达一伙对此表示恐惧并拒绝进行公民投票或召开国民大会进行民主协商。此外,柬埔寨国民议会在施里玛达的倡议下通过了废除由国家控制银行经营和对外贸易的各项措施,主张经济“自由化”以吸引外国投资者。诺罗敦·西哈努克虽极力反对但最终未能成功。效忠西哈努克港的4名大臣因此提出辞职,根据柬埔寨议会惯例这足以导致政府垮台。但施里玛达表示无意下台并接受了4名大臣的辞呈,这是他第一个正式反对国家元首西哈努克的行动。

自1970年2月起,金边的一些右派报纸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收买和煽动下掀起了反越狂热,这与西哈努克亲王宣称的对越南北方和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友好的政策相悖。同时,在金边的某些亲美大使馆也发动宣传运动,故意挑起柬埔寨和越南之间的历史争端,提到越南要向东南亚邻国扩张。此外,美国和南越国傀儡军队对柬埔寨边境的袭击活动也日益增多。其中比较严重的侵犯事件包括对柬埔寨橡胶种植园的化学战空袭和对德丹林的炮击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政变过程

1970年3月8日,靠近南越边界的地区爆发了有当地群众参加的中小学生示威游行,他们手持小旗反对住在柬埔寨境内的京族。3月11日,金边的大中学生也举行了示威游行,并捣毁了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共和革命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大使馆。游行者抢夺了外交官的手表和皮夹子,烧毁了汽车,并扔出了使馆里的文件、档案和家具。3月12日和13日,一群流氓在坏头头的指使下侵入金边郊区鲁塞高的越南天主教材,毒打男人、强奸妇女、抢劫房舍并亵渎教堂。直到王后皇帝进行干预后,秩序才得以恢复。

1970年3月17日晚上,王后陛下发表了最后一次广播讲话,但由于反对朗诺的话被禁止,她未能揭露叛国阴谋。深夜时分,波成东机场被关闭,坦克车和装甲车占据了首都各战略要地,公共建筑物被军队把守。一部分上校军官兴高采烈地部署政变事宜,而其余大部分上校军官则因反对政变而被传讯或被“解决”。3月18日上午9时,国民议会和王国议会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宣布国家正面临着危险以及授予政府最高权力的问题。国会议员和王国议会议员预感到了将要发生的严重事件,他们看到议会被坦克车包围后感到极大的不安。会议厅里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会议开幕前10分钟,议会的总务主任向议员们散布说政府打算废黜诺罗敦·西哈努克并选出不受反对的人来接替。接着郑簧、屋艾、何来恩和柏隆星等人先后登上讲台控诉西哈努克港的“罪行”并建议罢黜亲王。王国议会议员冯山先生登台颂扬“国父亲王”并提请大会提防轻率行为,但他马上被拉下讲台并受到威胁。13时,国民议会采取恐怖手段表决通过了废黜西哈努克亲王的决议。因为与会者都知道发表不同意见会立即招来报复而且不管投什么样的票也都会被宣布为一致通过的。大会至此闭幕。

后续过程

朗诺为推行新制度,出资让议员走访各地佛教僧侣首领,拉拢他们参与“反对西哈努克”活动。但在各省,这一企图落空:所联系的僧侣拒绝合作,还警告若诋毁西哈努克港,信徒将“断其生计”甚至取其性命。部分议员在金边反对亲王的僧侣陪同下回“选区”蛊惑民众,遭到拒绝、辱骂与警告,各省反对政变的示威游行此起彼伏。

1970年3月26日,磅湛人民发起反抗,捣毁法院和省长宅邸,要求诺罗敦·西哈努克回归,驻军龟缩营房未敢妄动。新政权任命的磅湛省省长英丹乘直升机赴任,遭遇手持斧头和砍刀的群众,仓皇跳上未熄火汽车逃走。前来迎接的议员们也不敢下车,纷纷掉头逃离。两位新当选议员金蓬和苏萨温试图安抚示威群众,被绑起拷问后剁成几段,尸体被运至国会会议厅前。英丹夫人遭村民追捕,化装成农妇藏在运香蕉的牛车上逃命,英丹祖坟被掘。在朱普,朗诺的弟弟朗尼被群众打死,其肝脏被割下拿到镇上餐馆煮熟售卖。在川龙,国会议员何来恩的豪华住宅被焚毁,其家人躲进军营避难。省里几乎所有议员的父母都被追捕和处决。

磅湛省农民自发征用数百辆卡车和大轿车,非武装向金边进军。在进入金边的路口,他们被军队机关枪扫射,92人当场死亡。他们卡车上挂着用高棉共和国文书写的横幅:“国父亲王万岁!”“国父亲王是我们的国家元首!”600名农民被关进监狱,受尽严刑拷打,不少人被折磨致死。同一时期,茶胶省爆发忠于亲王的起义。朗诺军队在安塔松和波雷三德向起义农民开枪,还对幸存者投掷手榴弹,数百人受难。幸存居民愤怒绝望,纷纷投奔游击队,忠于亲王的人民抵抗运动由此开启。

朗诺发动政变后的西哈努克港流亡到中国,流亡期间,他还在北京组建了流亡政府“柬埔寨民族联合政府”,继任国家主席,并与红色高棉领导人波尔布特结成统一战线。当时团结政府一部分设在北京,负责外交事务,争取外援,配合国内的政治和军事战略发展;另一部分则设在柬埔寨解放区,领导柬埔寨人民与朗诺集团开展武装斗争。

美国入侵

1970年5月,在朗诺的默许下,美国军队入侵柬埔寨攻击在那里的北越军事基地。朗诺依仗美国的军事援助和美国空军的掩护,于1970年和1971年先后发动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行动,企图轻松消灭柬埔寨共产党的武装力量。

政变结局

1974年底,美国宣布撤军越南,越南解放军开始大举向南方进军,胡志明市政权岌岌可危,形势越来越有利于柬埔寨民族解放武装力量。1975年1月起,民族解放力量开始对金边发动攻势,切断朗诺集团的食品、燃料和弹药供应。1975年4月17日,柬埔寨人民解放金边,推翻了朗诺政权,结束了美国在柬埔寨五年零一个月的柬越战争。1976年1月5日,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颁布新宪法--《民主柬埔寨宪法》,宣布废除君主政体,正式定国名为“民主柬埔寨”。4月2日,西哈努克港宣布退休。4月11至13日,召开民主柬埔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波尔特为民主柬埔寨政府总理,乔森潘为国家主席团主席。

政变影响

朗诺政变虽然结束了君主制,但也导致了柬埔寨陷入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摧毁了柬埔寨经济金融制度。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朗诺政变.搜狐网.2025-08-09

柬埔寨国父的传奇人生.新浪网.2025-08-09

..2025-08-09

“巴孔革命”:柬埔寨去美元化的艰难之路.澎湃新闻.2025-08-09

西哈努克与“红色高棉”的危险合作 .凤凰网.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