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集团(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是一家全球性金融服务机构。公司总部位于苏黎世,塞尔吉奥·埃莫蒂位瑞银集团CEO。
瑞银集团主要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证券服务。瑞银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三个方面:财富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1997年瑞银集团(UBS)成立,由原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和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合并而成,瑞银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它兼并的另一家银行——Toggenburger。2005年,瑞银集团获得国务院批准重组北京证券。经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瑞银经过反思决定收缩业务,将精力集中于最擅长的财富管理领域。2020年,瑞银在内地首次整合在中国多家实体,包括证券、银行、资管、业务解决方案中心等,参与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展现瑞银集团作为一个平台为中国客户带来的全方位、国际化金融服务。2022年1月,瑞银集团表示,以14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自动理财服务提供商Wealthfront。9月,瑞银集团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动化投资服务公司Wealthfront已经同意终止其合并协议。次年3月,瑞士联邦议会同意政府提交的关于瑞银收购瑞士信贷银行涉及1090亿瑞郎(约合8198亿元人民币)的紧急贷款提案。4月14日,美联储表示,已批准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的美国子公司。
2022年8月,瑞银集团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45位。2023年,瑞银集团《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47名。同年,瑞银集团获得亚洲最佳私人银行称号。2024年8月5日,瑞银集团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82名。
发展历史
早期发展
瑞士联合银行1912年诞生,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至1862年温特图尔银行,为州立银行;1897年瑞士银行公司诞生,其前身可追溯到1872年成立的巴斯勒银行。两家银行经过300多次并购重组,成为瑞士国内屈指可数的大银行。1860—1997年,瑞士原有8家大型银行兼并重组后仅剩瑞银和瑞士信贷2家。新瑞银沿用UBS标识,从欧洲走向世界金融舞台中心。
1997年瑞银集团(UBS)成立,由原瑞士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Switzerland)和瑞士银行公司(Swiss Bank Corporation)合并而成,瑞银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它兼并的另一家银行——Toggenburger。1998年,新成立的瑞银集团面临危机,原瑞士联合银行管理的美国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损失9.5亿瑞士法郎,瑞银开启大规模整顿。2001年以120亿美元收购美国普惠公司,2005年,瑞银集团获得国务院批准重组北京证券。瑞银2007年时总资产接近2万亿美元。经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瑞银经过反思决定收缩业务,将精力集中于最擅长的财富管理领域。2009年美国起诉瑞银,要求提供约300名客户资料,并支付7.8亿美元罚金,否则将暂停瑞银在美国的银行牌照。2014年,G20和OECD发起“银行间自动互换信息”计划,瑞士被迫加入,截至2018年税务信息交换已经实质落地,瑞士银行保密制度优势不再。二次转型。2011年埃尔默蒂就任CEO,大幅削减重资产投资银行业务,将重点放在轻资产的全球财富管理业务上。
加速发展
2012年,瑞士银行5月30日宣布,瑞银北京分行已获得中国银监会最终批准,正式转制为本地注册的外商独资法人银行。2018年,瑞银(UBS AG)增持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至51%,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完成相关变更手续,瑞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增持股权以实现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截至2018年,瑞银集团总资产9585亿美元,营业收入达242亿美元,世界500强位列第274位。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274位。
2020年,瑞银在内地首次整合在中国多家实体,包括证券、银行、资管、业务解决方案中心等,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展现瑞银集团作为一个平台为中国客户带来的全方位、国际化金融服务。4月,从瑞银集团了解到,招证国际原CEO杨帆,5月初加入瑞银集团,担任全球投资银行部亚洲区主席(常驻香港)。
稳定发展
2022年1月,瑞银集团表示,以14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自动理财服务提供商Wealthfront。9月,瑞银集团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动化投资服务公司Wealthfront已经同意终止其合并协议。
2023年3月,瑞士联邦议会同意政府提交的关于瑞银收购瑞士信贷银行涉及1090亿瑞郎(约合8198亿元人民币)的紧急贷款提案。4月14日,美联储表示,已批准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的美国子公司。5月,欧盟委员会25日批准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称这两家大银行合并不会损害欧洲银行业竞争。6月9日,瑞士政府公告称,瑞银宣布会在2023年6月12日完成对瑞士信贷的收购。为使收购成为可能,瑞士政府向瑞银提供担保,以弥补因变现瑞信资产而产生的任何损失。6月12日,瑞银集团官网发布公告称,瑞士信贷公司已经并入瑞银集团,合并后的实体将作为一个合并银行集团运营。8月11日,瑞银集团(UBS)在官网宣布,决定自愿终止与瑞士政府签署的90亿瑞士法郎的损失保护协议,以及与瑞士国家银行(SNB)签署的由瑞士政府担保的高达1000亿瑞士法郎的公共流动性支持协议(PLB)。12月中旬,在瑞银决定不予接收后,瑞信解散其整个中国财富管理团队,其中离职的包括瑞信证券总经理王菁。
2024年5月31日,瑞银集团宣布,已完成与瑞士信贷公司的合并。瑞信集团已在苏黎世州商业登记处注销注册,不再作为独立实体存在。7月,瑞银上调AMD(AMD)目标价至210美元。8月5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瑞银集团位列第182名。
2025年6月6日,瑞士政府建议赋予监管机构银行罚款权,瑞银集团面临260亿美元新增资本金要求。
主营业务
瑞银集团主要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证券服务。瑞银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三个方面:财富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
公司文化
文化理念即“成功的三把钥匙:支柱、原则和行为”。支柱,指资本实力、效率和有效性、风险管理;原则,即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卓越、实现可持续业绩;行为,即诚信、协作、挑战。
公司治理
主要领导
主要股东
参考资料:
旗下公司
财富排名
所获荣誉
社会公益
2020年,为了帮助武汉疫区青少年群体改善因疫情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瑞银集团控股的瑞银证券和瑞银期货在瑞银集团前期捐款100万美元的基础上,再次追加了105万元人民币赠款,这些捐款已通过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启动了主题为健康梦想的武汉青少年公益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疫后心理健康课程,并加强青少年心理建设与疏导。
2022年4月,为助力抗击疫情、援助社区居民,瑞银中国各实体公司包括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瑞银期货有限公司以及瑞银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向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为物资紧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急需的生活物资。
相关事件
2019年2月,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因“非法招揽客户”与“洗白税务欺诈行为”两项指控,被巴黎轻罪法庭判处37亿欧元罚款,并向法国政府赔偿总计8亿欧元的税收损失及利息。2021年12月,法国巴黎一家上诉法院判决瑞士瑞银集团(UBS)协助法国客户逃税的罪名成立,但将处罚金额从45亿欧元降至约18亿欧元。
2022年6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瑞银集团(UBS)将支付2500万美元,以了结与一项期权交易策略有关的欺诈指控。7月,瑞银在二季度业绩说明中表示,该行正配合美国证监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调查。同月,瑞银集团同意支付2500万美元,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一项复杂期权交易策略提出的欺诈指控达成和解。
2023年4月,瑞士检方已对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一事展开刑事调查。7月24日,瑞银集团宣布,将就子公司瑞信的Archegos违约事宜,分别向美联储和英国审慎监管局(PRA)支付2.69亿美元和8700万英镑罚款,罚款总额约为3.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4亿元)。8月,瑞士的瑞银集团同美国司法部门达成一项协议,通过支付14.5亿美元从而结束与销售有害“次贷”金融产品有关的民事欺诈指控。
2025年5月6日,瑞银集团(UBS)同意支付5.11亿美元,以了结美国对其收购的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在帮助美国富人逃税问题上的调查。瑞信集团的一个部门承认密谋帮助客户提交虚假的美国报税表,同意支付3.72亿美元,并额外支付1.39亿美元的罚款。这结束了瑞士信贷长期以来利用瑞士银行保密法帮助美国人隐瞒资金的不当行为。然而,该银行未能完全遵守2014年达成的关于发现和披露美国账户的协议,且几起刑事案件显示其客户继续欺骗美国国内收入署。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8日,瑞银集团确认,一家外部供应商遭到网络攻击,导致瑞银及其他几家公司的信息被盗,但客户数据未受到影响。当地媒体Le Temps在早于瑞银公告的报道中称,此次遭遇攻击的是2013年从瑞银拆分出的采购服务提供商Chain IQ,其遭遇了黑客组织 World Leaks的勒索软件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