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巍青,男,甘肃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 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郭巍青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基层民主建设与地方治理,公共管理。1990年至1991年,郭巍青作为访问学者到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进行访问。1998年,《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珠江三角洲的一项研究》出版发行,郭巍青担任副主编。2002年,郭巍青等编著的书籍《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发行。2005年3月,郭巍青在《开放时代》上发表文章《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和政治——以下塘村修祠为例》。2010年,郭巍青在《人民论坛》上发表《“局长日记”背后的三重困境》。2016年10月22日,“政府规制与劳动关系”研讨会举行,郭巍青作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特别代表致开幕辞并对主题发言做点评。2021年3月20日,第四十二期中山大学MPA“问学·问政·问德”系列讲座举行,主题为“社会与人生——那些消失的和到来的生活”,由郭巍青主讲。2025年8月,郭巍青就“俄罗斯外籍院士”33亿元投资闹剧表示,苏文一事暴露了地方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连正常的管理制度和应有的水准都没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7年,郭巍青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进行本科学习,1981年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进行硕士学问研读,主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于1984年获哲学硕士学位,而后进入中山大学政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期间于1990年至1991年,郭巍青作为访问学者到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进行访问,1998年到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进行访问,2001年到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进行访问。
工作经历
1998年,《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珠江三角洲的一项研究》出版发行,郭巍青担任副主编。2000年,郭巍青等编著的书籍《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出版发行。2002年,郭巍青等编著的书籍《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发行。2005年3月,郭巍青在《开放时代》上发表文章《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和政治——以下塘村修祠为例》。2009年,郭巍青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重新建构政策过程: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2010年,郭巍青在《人民论坛》上发表《“局长日记”背后的三重困境》。
2016年10月22日,“政府规制与劳动关系”研讨会举行,郭巍青作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特别代表致开幕辞并对主题发言做点评。2018年3月10日,郭巍青出席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深圳市校友会成立大会暨“湾区愿景与深圳机遇研讨会”。2019年6月17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职工、学生代表及学院老同事、校友代表、社会人士等为郭巍青举办荣休座谈会。2021年3月20日,第四十二期中山大学MPA“问学·问政·问德”系列讲座举行,主题为“社会与人生——那些消失的和到来的生活”,由郭巍青主讲。
2024年5月1日,郭巍青出席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澳门)校友会首届会员大会暨理监事会就职典礼。同年12月,广州新华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校内答辩会,郭巍青担任答辩会评委。2025年8月,郭巍青就“俄罗斯外籍院士”33亿元投资闹剧表示,苏文一事暴露了地方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连正常的管理制度和应有的水准都没有”。他认为,造成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防止拍脑袋决策等,当地应好好反思,“要找到病根,才能精准施策”。
研究方向
郭巍青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基层民主建设与地方治理,公共管理。
主要作品
书籍
学术论文
参考资料
其他文章
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注:仅列举部分作品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主讲课程
中国公共政策、社会组织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社会政策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