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英文名:Annecy International 动画 Film Festival,以下简称昂西动画节)是1960年于法国昂西成立的国际动画电影节,是世界四大国际动画节中历史最悠久的动画电影节,享有“动画界戛纳”“动画界奥斯卡”等美誉。其拥有全球最大的专业动画交易市场MIFA,是全球动画产业的最高风向标。
1960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由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单元的“国际动画日”迁出创立而成,每两年一届,直到1998年开始改为每年一届。初期的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基本只有动画短片参评,最高大奖为“Grand prix 奖”。从1985年开始,主竞赛才开始增设动画长片单元,最高奖为“水晶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奖”(Cristal for a Feature Film)。直到1993年,动画短片的最高奖依然被称为“Grand prix 奖”。1995年至2002年,短片最高奖改称为“Grand prix 短片影展大奖”。2003年开始,短片最高奖被称为“水晶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奖”(Cristal for a Short Film)。
2025年4月23日,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公布2025年入围片单,国漫电影《落凡尘》入围长片主竞赛单元,并成为该单元唯一入围的中国动画作品。这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动画电影,会在6月8日至14日电影节期间进行展映。
历史沿革
历程变迁
1960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由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单元的“国际动画日”迁出创立而成,每两年举办一届。
1985年,昂西动画节主竞赛开始增设动画长片单元,最高奖为“水晶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奖”(Cristal for a Feature Film)。
1995年至2002年,昂西动画节短片最高奖改称为“Grand prix 短片影展大奖”。其中在1998年,昂西动画节改为一年一届举办。
2003年开始,昂西动画节短片最高奖被改为“水晶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奖”(Cristal for a Short Film)。
2020年,昂西动画节宣布当年的动画节活动及市场活动取消。
中国参与
中国最早获得昂西动画节奖项的为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直到2000年,国产作品开始频繁出现在昂西动画节上。
1962年,中国上美影出品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儿童影片奖”。
1993年,上海美影马克宣导演的作品《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获得教育片奖。
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麦兜故事》获得了电影节中的水晶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奖。
2004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共有三名学生的作品入围,赵晔的《采薇》、李研的《风》,以及黄颖的《塘》,这是中国学生作品首次入围昂西电影节。
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青年教师李智勇带领的学生团队作品《功夫兔3之菜包狗大反击》,获得2010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儿童评委现场大奖。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肖君逸的动画作品《AfterSchool》入围昂西动画节。
2016年,新媒体艺术家曹澍作品《一分钟艺术史》入选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8年3月27日,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公布提名作品名单公布。《刺客伍六七》成为中国唯一一部入选作品。
2020年5月21日,由《白蛇:缘起》原班人马历时四年打造的动画电影《新封神:哪吒重生》入围了2020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WIP(WorkinProgress)”单元。
2024年,由上海电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主控出品的动画电影《燃比娃》入选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WIP单元。
2025年4月23日,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公布2025年入围片单,国漫电影《落凡尘》入围长片主竞赛单元,并成为该单元唯一入围的中国动画作品。这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动画电影,会在6月8日至14日电影节期间进行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