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8号线(Beijing Subway Line 8),是北京南北走向的轨道交通线,基本与北京中轴线重合,又被称作北京的“地下中轴线”,标志色为绿色。
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于2005年5月开工。2007年12月8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全面开工建设。2008年7月19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开通试运营。同年7月28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开始载客试运营。2011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北段与奥运支线贯通运营。2012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开始运营。2013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8号线昌八联络线、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剩余段(鼓楼大街站至中国美术馆站,中国美术馆站除外)开通试运营。2015年12月26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安德里北街站开通。2018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珠市口—五福堂)、8号线四期(五福堂—瀛海)及8号线南锣鼓巷至中国美术馆区间等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北段新线开通试运营。2025年7月28日,北京地铁8号线9标大红门站附属单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2024年,北京地铁8号线日均客运量61.13万人次。截至2025年8月11日,北京地铁8号线南起大兴区瀛海站,北至昌平区朱辛庄站;全长51.6公里,全线设35座车站(其中大红门站在建),其中地下站32座、高架站3座;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供电系统采用10 kV电源26路分散式供电方式。
历史沿革
1983年,北京地铁8号线出现在北京地铁规划中,但由于路线不经过大型居民区,且北京中轴线特殊的性质,导致该线迟迟未建设。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地铁规划方开始考虑修建奥运支线的方案,最终决定采用规划中北京地铁8号线的一部分建设奥运支线。
2005年4月29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BT投资建设合同》签字,其后于同年5月开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正线全长4.3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由南向北设熊猫环岛、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和森林公园四座车站。
2007年12月8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全面开工建设。2008年7月19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开通试运营。同年7月28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开始载客试运营,持有奥组委核发的能够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有效证件的人员可以免费乘坐地铁奥运支线。9月17日,北京地铁8号线开放使用北土城站和奥林匹克公园站,奥体中心站全日封闭,森林公园站自12时起封闭。9月21日起,北京地铁8号线暂时封闭,封闭期间不对外运营。9月25日至28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载客运营,乘客需凭公园参观券进入8号线,持券乘客进入地铁不再享受免费,未持参观券的乘客仍然不能进入8号线乘车。10月9日,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开始正常运营,乘客须购卡或刷卡乘坐。
2011年10月15日,为配合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施工并与一期工程进行系统联调,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从首班车起停运。同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北段与奥运支线贯通运营,列车最小间隔为5分钟。2012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开始运营。2013年9月25日,北京地铁8号线鼓楼大街站到南锣鼓巷站,北京地铁昌平线与8号线联络线开始空载试运行。同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8号线昌八联络线、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剩余段(鼓楼大街站至中国美术馆站,中国美术馆站除外)开通试运营。
2014年2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京投公司建设北京市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2015年12月26日,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南段安德里北街站开通。2018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珠市口—五福堂)、8号线四期(五福堂—瀛海)及8号线南锣鼓巷至中国美术馆区间等轨道交通新线开通试运营。
2020年12月11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前门站至王府井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标志着贯穿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地铁8号线隧道区间工程全线贯通。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北段新线开通试运营。2024年12月29日18时起,北京地铁8号线安华桥站C出入口投入使用。
2025年5月起,为配合将要启用的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站,实现两条线路的换乘,大红门站C口开始进行封闭施工。同年7月,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与天桥市民广场实现连通开放。7月28日,北京地铁8号线9标大红门站附属单位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此次验收包含站内换乘通道和C出入口改造工程。8月6日,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站C口正式恢复启用。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截至2025年8月11日,北京地铁8号线全线设35座车站(其中大红门站在建)。
线路走向
北京地铁8号线呈南北走向,基本与北京中轴线重合,又被称作北京的“地下中轴线”。
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正线全长4.3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由南向北设熊猫环岛、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和森林公园四座车站。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是一条贯穿南北的轨道交通骨干线,工程北段为回龙观东站至森林公园站,南段为熊猫环岛站至美术馆东街站,线路全长17.46公里。
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起于中国美术馆站南端,穿过王府井集团商业街进入台基厂大街,之后转入前门东大街,沿前门东大街向西至前门箭楼前,由前门箭楼东南侧转向南敷设,并沿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大街、永定门外大街、南苑路向南,在和义地区向东转入南苑东路敷设,之后下穿北京市运载火箭研究院转入南大红门站,进入五福堂地区后设置本工程的终点站五福堂站。线路全长20.7公里,除南延段的德茂庄站和瀛海站外均为地下车站。
北京地铁8号线四期工程起于三期工程终点五福堂站南,沿104国道敷设至大兴瀛海镇,沿线经过大兴旧宫镇德茂地区及瀛海镇,至瀛海站,全长约3.4公里。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自2024年7月中旬起,8号线双休日最小列车间隔将由5分缩至4分,增加运力投放25%。
客运量
2024年,北京地铁8号线日均客运量61.13万人次。
设施设备
车辆设施
北京地铁8号线列车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采用初、近、远期6辆编组,3动3拖;动车为35 t/节,其定员人数为254人;拖车为30 t/节,其定员人数为226人。车载变速器为2×140kW,电机功率为180kW;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平均旅行速度为35km/h;列车最大启动电流为5100A。
电气系统
北京地铁8号线列车电气系统主要由电气牵引和电制动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列车广播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空调系统、车门系统、制动系统、信号系统等组成。供电系统采用10 kV电源26路分散式供电方式。
服务设施
文化特色
车站文化
北京地铁8号线奥运支线,森林公园南门站采用森林元素的设计,北土城站采用青花瓷元素的设计,奥林匹克公园站的天花板则设计成蓝色,并用圆形灯作装饰。北京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有一堵由4000多个琉璃块组成的装饰墙,这是一件名为“北京·记忆”的公共艺术作品。
作为北京的“地下中轴线”,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全线装修设计通过“门观中轴”的总体概念思想,突出了沿线的地域特色,同时更是对地域性及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前门站、王府井北站及王府井站延续了8号线三期南段装修风格。例如北京站,装修以中式建筑手法为基调,颜色选用了喜庆的“中国红”。同时,前门站、金鱼胡同站及王府井站还设置了12幅公共艺术作品,并且使用了微晶玻璃(亦称细晶石)、玻璃马赛克、陶瓷、大理石、铝板等不同材质来增强层次质感。北京地铁前门站的《万木峥嵘》《前门商业》《中轴锦绣》三幅壁画就是微晶石作品,由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名微晶)制作完成,制作材料为工业固废配制而成的微晶玻璃。其中,北京地铁前门站的《万木峥嵘》《前门商业》《中轴锦绣》三幅壁画是微晶石作品。
2024年2月4日至2024年8月4日,北京地铁8号线“中轴线专列”上线运营期间,地铁鼓楼大街站、南锣鼓巷站、中国美术馆站、王府井站、前门站、天桥站和海户屯站的站内屏蔽门上集中展现北京中轴线上钟鼓楼、万宁桥、故宫、正阳门、天坛等遗产,其中天桥站的设计特别展示了先农坛文化遗产。
列车文化
2024年2月4日,北京地铁8号线“中轴线专列”上线运营。该专列旨在让中轴线“动起来”,形成一条流动的中轴文化带,引领乘客进一步感受中轴文化之美,提升民众参与北京中轴线保护的热情。同年9月3日,“中轴线上的企业博物馆”地铁8号线专列正式投入运营。这趟专列上加入了许多北京老字号视觉元素和展示物料,乘客在车厢内走走停停间就能深入了解北京老字号的过往与现在。车厢内还有中轴线上的著名地标和“企业博物馆”地图,乘客可以“按图索骥”前往相应的老字号“企业博物馆”参观。
主要工程
大红门站是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一个重要施工难点。为了防止附近的凉水河河水倒灌,大红门站的地下将设置77面钢筋混凝土的连续墙。据施工方介绍,每面墙长40米,宽6米,厚0.8米,所放置的钢筋笼每个重达40吨,需要30多名工人连续打造两天。由于四周多居民区,为了不扰民,施工方每天只有10余个小时的施工时间。
建设规划
2023年6月,《2023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推进北京地铁8号线与北京地铁昌平线跨线运营。
在2025年年初发布的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和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都明确提出,8号线大红门站在2025年内具备初期运营条件。
价值意义
8号线三期建成后,将与一期、二期形成全长近50公里、贯穿京城南北的地下中轴线,缓解中心城区拥堵。(京华时报 评)
新开通的地铁8号线瀛海至珠市口段成为南中轴线上的公共交通动脉,与其一期、二期共同构建贯穿北京中心城的轨道交通走廊,形成南北向的骨干线,提高南城百姓的出行能力,加强交通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压力。(北青社区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版 评)
北京地铁昌平线与北京地铁8号线联络线工程,实现了昌平线与北京地铁13号线13号线和地铁8号线两线两点换乘,较好的实现了昌平进城客流的分流,增加了昌平进城客流的进城通道,减轻了13号线的客流承载压力。(新华网 评)
相关事件
2021年5月17日,北京地铁公告,地铁8号线因信号设备故障,影响育新站至霍营站上行(开往朱辛庄站方向)部分列车晚点。
截至2022年5月12日,大红门站封站共涉及18条线路、92座车站(含12座换乘站):其中8号线永泰庄站封闭。
2022年5月22日,北京昌平区发布消息,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北京地铁8号线朱辛庄站、霍营站封站,,换乘站可在站内换乘。自2022年5月23日(星期一)首班车起,北京地铁8号线育知路、回龙观地区东大街、育新启动查验乘客健康码措施。
2025年8月7日,据北京地铁消息,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关于对部分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为保障专项活动安全顺利,2025年8月9日18时至活动结束,北京地铁8号线部分车站采取出入口封闭、车站封闭措施,相关换乘站停止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