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养老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东营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南一路317号。现任院长是张振海。
1994年5月1日,东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成立,年常规病理2万余人次,细胞学1万6千余人次,术中冰冻病理2500余人次,尸体解剖20余例。1999年3月,东营市人民医院肿瘤学成立。2010年,东营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2011年7月5日,东营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立医院(集团)合作共建东营市人民医院。2016年8月,东营市人民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4年12月11日,东营康惠体检中心与东营市人民医院技术协作单位签约揭牌仪式圆满举行。2025年3月,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东营市首例骨科智能导航联合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手术,为一名74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解除病痛。3月24日,东营市人民医院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医疗集团牵头总院党委副书记袁勤德、党委委员、副院长梁建晓带领有关科室负责同志,深入开发区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开发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振东陪同调研。
东营市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719张,年门诊量145万人次。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市级临床重点(精品特色)专科24个,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9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市重点实验室3个,是19个市级医疗质量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50余项;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项、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41项、省中医药科技项目15项;发表论文2100余篇,出版著作530余部;发明专利及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9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山东省优质服务单位、中国人文品牌医院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92年5月1日,东营市人民医院正式开诊。1994年5月1日,东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成立,是东营市临床重点专科、东营市疑难病理会诊中心。年常规病理2万余人次,细胞学1万6千余人次,术中冰冻病理2500余人次,尸体解剖20余例。
1999年3月,东营市人民医院肿瘤学成立。
2010年,东营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东营市中医康复质控中心、东营市工伤康复定点单位等。2011年7月5日,东营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立医院(集团)合作共建东营市人民医院。
2016年8月,东营市人民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21年10月23日,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脊柱外科利用新引进的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系统(UBE),成功为2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实施了“腰椎管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病术(ULBD)”。
2024年12月11日,东营康惠体检中心与东营市人民医院技术协作单位签约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2025年3月,东营市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东营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东营市首例骨科智能导航联合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手术,为一名74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解除病痛。3月24日,东营市人民医院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医疗集团牵头总院党委副书记袁勤德、党委委员、副院长梁建晓带领有关科室负责同志,深入开发区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题调研,开发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振东陪同调研。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东营市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亿元。编制床位1719张,年门诊量145万人次,出院患者7万人次,手术2万台次。现有职工2600余人,其中二级教授4人,高级职称500余人,中级职称137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7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黄河三角洲学者4人,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黄河口医学领军人才及市卫生健康领军人才45人。
硬件设施
东营市人民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Flash双源CT、西门子3.0T磁共振、美国瓦里安医疗系统高能直线加速器、GE和飞利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等高端大型医疗设备。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东营市人民医院拥有心血管病学、中医康复学等省级重点学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医药卫生重点专业,心脏康复、新生儿保健等省级精品特色专科,拥有市级临床重点(精品特色)专科24个,市医药卫生重点学科9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个,市重点实验室3个,是19个市级医疗质量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是全国肿瘤病理远程会诊及网络质控试点单位、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国家级风湿与疼痛三联疗法培训基地。
特色专科
东营市人民医院保健科(老年医学科)
东营市人民医院保健科(老年医学科),自1992年成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东营市目前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临床学科。保健科(老年医学科)开放床位25张,现有医生8人(硕士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护理人员9人,其中主管护师7人,护师2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委1人,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师分会常务委员1人,山东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师分会委员3人,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照护专业委员会委员2人。
东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东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于1994年5月1日成立,是东营市临床重点专科、东营市疑难病理会诊中心。年常规病理2万余人次,细胞学1万6千余人次,术中冰冻病理2500余人次,尸体解剖20余例。
东营市人民医院肿瘤学
东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99年3月,2013年经市卫健委批准成立市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具备放疗、化疗、微创介入、热疗、分子靶向、免疫、中医药、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等综合治疗能力,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较大的肿瘤专科。
东营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东营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10年,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东营市中医康复质控中心、东营市工伤康复定点单位等。现有医护人员38人,其中医师13人、治疗师14人、康复护理11人。多人分别在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山东省中医药学会、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学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东营市人民医院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山东省新疆医学人才培训基地、东营市重点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50余项;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项、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立项41项、省中医药科技项目15项;发表论文2100余篇,出版著作530余部;发明专利及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90余项。
院内专家
领导班子
医院文化
理念
办院方针:人才奠基,科学教育兴院。
宗旨
病人至上,质量第一。
愿景
打造“三甲两中心”,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将医院建设成黄河三角洲地区医疗救治中心及危重症诊疗中心,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百姓就医首选医院。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精品医院为总目标,以“双三甲双中心双提升”为分目标,构建“十大精品体系”,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主要任务
构建精湛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构建精益质量体系,全面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构建精英人才体系,全面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构建精深科学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构建精准帮扶体系,全面打造城市医联体标杆。
构建精细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构建精致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构建精确信息体系,全面建设未来智慧医院。
构建精良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后勤服务效能。
构建精诚文化体系,全面打造党建文化示范品牌。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2025年4 月,山东东营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姜林凯发布 “怒吼式” 劝导焦虑症患者的视频,凭借接地气且直击人心的话语,引发网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