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云,194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导演。
肖桂云毕业后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1977年,她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希望》,从此开启了导演生涯。1989年,她和李前宽导演联合执导历史电影《开国大典》,该片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奖,以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93年,她联合执导《重庆谈判》,该片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优秀故事片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1995年,她联合执导《七七事变》,该片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大众电影百花优秀故事片奖。此外,她还联合执导了《抗美援朝》《星海》《红盖头》《传奇皇帝朱元璋》等影视剧。
2020年8月,肖桂云参加的综艺节目《海报里的英雄》播出。2022年9月6日,肖桂云获得第33届华鼎奖特别贡献奖。
人物经历
肖桂云,194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小学在哈尔滨马街小学读书,中学就读于第五中学。1960年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到长春电影制片厂。
1977年,肖桂云指导了个人首部电影《希望》,从此开启了导演生涯。1981年,肖桂云执导戏曲电影《桃李梅》。1989年,她和李前宽导演联合执导历史电影《开国大典》,该片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配角奖,以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93年,她联合执导《重庆谈判》,该片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优秀故事片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1995年,她联合执导《七七事变》,该片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大众电影百花优秀故事片奖。此外,她还联合执导了《抗美援朝》《星海》《红盖头》《传奇皇帝朱元璋》等影视剧。
2021年5月21日,肖桂云获第30届华鼎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导演提名。2022年9月6日,肖桂云获得第33届华鼎奖特别贡献奖。
个人生活
李前宽和肖桂云先后考取北京电影学院,他们同是田风的学生。在田风老师组织的活动中不断接触,李前宽看到了肖桂云的性格很好,肖桂云看到了李前宽的才华和好品行,两个人互相欣赏,思想交流默契。
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李前宽、肖桂云结束爱情长跑,走进婚姻殿堂。刚刚结婚的小两口,为追求光影之梦,常常是他刚返回长春市,她却要立即出外景。两人常在火车站擦肩而过,为了工作,他们只好拿出一个人的工资,求人帮忙照看幼小的女儿。
社会活动
2025年,田华、肖桂云等8位电影艺术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他们数十年来从事电影工作的情况和体会,表达为推动电影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的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获得荣誉
作品荣誉
参考资料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作为老一代电影人,肖桂云为社会奉献出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有筋骨的精品力作。她是表现时代的践行者,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史诗风格,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感召力,在银幕上讲好中国故事,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光明日报》 评)
肖桂云是拍重大题材见长的导演,她拍摄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影片,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和胆略,勇于揭示社会矛盾 ,敢于给丑恶的现象曝光。她的电影创作,已经不再满足于能够有头有尾地叙述一个故事,她在创作中,在讲述故事时,还想做得更美,更具有诗情画惫,同时也尽量让观众在观赏时,能够得到一些哲理的思考。所以她场景的选择,在场面的调度和画面的构成时,都做到精心设计。(新浪娱乐 评,《电影文学》评)
肖桂云每拍一部影片,都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力求有完整的艺术构思。(《电影评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