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男,1970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毕业于四川大学,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电视制作人、主持人、制片人,成都广播电视台导演。
大学读书期间,胡晓历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文艺部部长、系学生会主席、校广播台台长、校学生会副主席、校文工团团长等职。毕业后,胡晓开始担任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播音员,从此跨出了自己电视生涯的第一步。其后,他创办了《胡晓时间》。1995年年底,胡晓受聘于成都经济电视台(现名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1999年,胡晓转向幕后工作,担任《国家地理》节目中文版配音员。同年,他创办了娱乐类电视资讯杂志节目《眼界》。2004年,胡晓在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担任项目部副主任。在湖南卫视和成都广播电视台达成《超级女声》成都赛区比赛项目的合作后,胡晓担任制片人、成都唱区总导演,以及2005年和2006年成都唱区的主持人。2007年,胡晓担任《快乐男声》成都唱区的总导演和主持人。2009年,胡晓创办了北京壹玖柒零影视文化传媒工作室。2014年,胡晓开始担任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的总编辑。2022年9月29日,胡晓担任导演的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开幕式在高新体育中心举行。2023年10月,胡晓担任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总导演。2025年8月,胡晓担任成都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胡晓曾获中国广电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提名,2023年第十三届四川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胡晓,1970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1987年,胡晓高中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中国传媒大学,但他放弃了学校的推荐,在志愿表里填上了四川大学,第一志愿是新闻系,并在第三专业里填写了俄罗斯文学,最终被四川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录取。大学读书期间,胡晓历任四川大学外文系文艺部部长、系学生会主席、校广播台台长、校学生会副主席、校文工团团长等职。四年后毕业,他获得英美语言文学学士。
工作经历
大学毕业后,胡晓开始担任四川经济广播电台播音员,从此跨出了自己电视生涯的第一步。其后,胡晓创办了成都市地区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冠名的广播节目《胡晓时间》。
1995年年底,胡晓受聘于成都经济电视台(现名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其间制作并完成了981998年法国世界杯特别节目、2000年悉尼奥运会特别节目、01申奥大型直播节目、022002年韩日世界杯特别节目以及成都五牛足球队的甲级联赛直播节目。期间,在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于1999年引进了《国家地理》节目后,胡晓暂时放弃了主持人工作,退到幕后作《美国国家地理》节目中文版的配音工作。同年,他还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创办了一档以娱乐脱口秀为蓝本的娱乐类电视资讯杂志节目《眼界》。
2004年,胡晓在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即成都33频道)担任项目部副主任,该频道彼时在寻找对外扩展的合作项目。在湖南卫视和成都广播电视台达成《超级女声》成都赛区比赛项目的合作后,胡晓担任制片人、成都唱区总导演,以及2005年和2006年成都唱区的主持人,全程参与了这一选秀活动的策划和节目制作。
2007年,胡晓担任《快乐男声》成都唱区的总导演和主持人。其间,他带领制作团队承接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委托制作的活动和大型电视直播项目,如成都市四大班子联手打造的《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活动、两届《成都十大杰出青年评颁奖揭晓晚会》、十四场大型电视选秀节目《一曲成名》、近百场大型现场直播节目和活动等等,并分别在其中担任制片人、总导演和主持人。2009年,胡晓决定北漂创业,创办了北京壹玖柒零影视文化传媒工作室。
2014年,胡晓开始担任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的总编辑。同年7月,胡晓主持了老全兴2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慈善拍卖。2022年9月29日,胡晓担任导演的2022年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开幕式在高新体育中心举行。
2023年10月,胡晓担任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总导演。同年10月27日,时任成都城市音乐厅副总经理胡晓被评为第十三届四川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25年8月,胡晓担任成都市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主要作品
个人生活
恋爱结婚
胡晓考入四川大学外语系时,姜雪梅已是川大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1989年4月25日,胡晓约姜雪梅到成都科大(现在的四川大学西区)的“小天地”咖啡馆喝咖啡。两三个小时后,胡晓向姜雪梅表白了爱意,但被拒绝了。1989年5月,姜雪梅住到了姑母家。一天下午,胡晓去找她,但不敢上楼,就坐在楼下花台边吹口哨Green Sleeves(《绿袖子》)。那年寒暑假,他们每两天写封信,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或者发电报,胡晓用法文写:“你是我的新娘。”1993年9月9日,胡晓和姜雪梅结婚。
女儿出生
1994年,姜雪梅怀孕了,当时他们连租的房子都没有,最像样的家具是一台电视机,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2000元。姜雪梅过了预产期3天才发作。她父亲背着脸盆、被子,胡晓背着录音机和音响。从发作到女儿出生,她痛了整整7个小时,把她妈和胡晓的手都抓青了,但没叫过一声。
相守幸福
1995年以后,胡晓和姜雪梅的感情生活进入平静期。到2000年,30岁的胡晓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贪恋外面的精彩,而是渴望回家,静下心来看书,周末一家三口远离喧嚣去过田园生活。以前胡晓喜欢喝咖啡,后来迷恋上了茶文化和京剧。在胡想着把自己收回来的时候,妻子姜雪梅却全身心地投入了事业。先是长期的夜班,接下来是到中国各地去出差,一年有半年在外奔波。他们都渴望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但谁也不能说服谁,于是开始闹矛盾,美苏冷战,几天不说话。不过在他们闹矛盾时,只要女儿一生病,天大的矛盾都可以放下,两个人会立刻团结在以女儿为核心的家庭中来。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调整和包容。
婚恋悟语
姜雪梅:漫长的婚姻确实容易让人感到疲劳,所以要不断地付出和创造。
胡晓:我认为爱情和婚姻是分离的。爱情是一种情绪,随时随地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相爱必须是热烈、疯狂、以心换心地去融化对方。而婚姻是两个人相处的艺术,而不是相爱的艺术。这种相处讲究张弛,或远或近,或亲或疏。像我们这种大学同学结婚的夫妻,从认识到现在将近20年了,但是婚姻还依然稳定、感情越来越深,已经很少了。我为此感到很骄傲。
社会活动
2007年10月25日,胡晓到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学院作题为《娱乐至死—--从“超女”和“快男”看电视栏目策划》讲座。
胡晓认为能娱乐大众的节目(甚至新闻)才是好节目,比如《超级女声》是成功的,它娱乐了所有的参与者。但是,胡晓也一再强调,作为一个电视人,对于娱乐节目,时刻要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能把一个标准奉为最高标准。所以,重新定位职业的概念也很重要。
胡晓多次强调,同学们要好好把握在校的时间,要多多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要多读书,多培养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以后人生道路的方向,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视人。当然,活跃的思维,也是成为电视人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同时,他还提出,在校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多出自己的作品。 这样,不仅使自己从教科书上学习到的理论东西得到检验,也能培养自己的亲手操作的能力,更能使自己以后就业的道路要更加宽泛。此外,胡晓还就电视市场营销,电视节目的商业,电视主持人的心态方面与同学作了讲解。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人物评价
对胡晓而言,从事电视行业是命中注定的选择,自从与电视结缘,此后他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与电视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忘初心”是他一路坚持的理由。当面临电视行业的转型期与瓶颈期,胡晓从未忘记自己的电视梦,毅然踏上一条北漂变革之路。(厦门国际银行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