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勇,男,1966年12月出生,汉族,潢川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987年7月,黄昌勇参加工作,历任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等职务。2016年10月,他升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2022年,他入选电影频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评委名单。2024年7月,黄昌勇被选举为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兼党委副书记。同年12月,他当选为中国话剧协会第七届监事会副主席。
黄昌勇主要从事中国新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文化理论与文化产业的研究。其先后主持并完成《上海文化资源整合问题研究》《世界城市文化指标体系及中国实践》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先后在《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左联五烈士评传》《王实味传》等著作多部。黄昌勇曾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等荣誉,其多篇学术论文和作品被《新华文摘》《作家文摘》等转载。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66年12月,黄昌勇出生。他是潢川县人。
教育经历
1987年,黄昌勇从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取得学士。1991年,他又获得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1995年,黄昌勇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年7月,黄昌勇参加工作。1994年10月,黄昌勇加入中国共产党。1次年7月,他进入同济大学任教。2001年,黄昌勇担任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03年,他担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同时兼任新闻中心主任及中国文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次年,黄昌勇升任党委宣传部部长。2008年6月,他又兼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一职。
2010年2月,经过公开选拔,黄昌勇出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2016年10月,他升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次年4月,黄昌勇担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8年1月,上海市政协举行十二届四十次常委会议,黄昌勇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2022年,黄昌勇入选2022电影频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评委名单。同年12月,黄昌勇先后当选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领导机构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2024年7月5日,中国共产党上海戏剧学院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黄昌勇被选举为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常委兼党委副书记。同年12月,黄昌勇当选为中国话剧协会第七届监事会副主席。
研究领域
黄昌勇主要从事中国新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文化理论与文化产业研究。
主要成就
黄昌勇先后主持并完成《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与对策》《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与措施》《上海文化资源整合问题研究》《上海文化广播影视数据平台建设方案》《世界城市文化指标体系及中国实践》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先后在《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野百合花>的前前后后》《新月诗派论》《新月派的文学思想论》《王实味事件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新文学的历史命运》《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左联五烈士评传》《王实味传》《砖瓦的碎影—中国现代文学论》等著作多部。《新月诗派论》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6—1997)论文三等奖、《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上海市民2010年世博会意识调查》获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多篇学术论文和作品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以及《新华文摘》《读者》《作家文摘》等转载。
注:仅收录部分
社会职务
社会活动
文化活动
2021年12月,黄昌勇作为论坛嘉宾出席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2022年,黄昌勇入选2022电影频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评委名单。2024年6月28日,“艺行上海·红色浪潮”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红色戏剧”专场,黄昌勇作为导赏嘉宾,与戏剧爱好者从左联会址纪念馆出发,沿多伦路行至四川北路,再一路北行至山阴路,寻访中国左派戏剧发展足迹。
交流活动
2019年7月23日,黄昌勇带领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在潢川县开展“行走的课堂”暑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8月,黄昌勇携上海戏剧学院师生参与了由印度国立戏剧学院主办的2024年亚太戏剧院校联盟(APB)中国艺术节暨校长会议。
毕业典礼
2025年6月25日,上海戏剧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举行。黄昌勇以《上戏可以给大家的底气》为题发言。他代表学校向526位本科毕业生、257位硕士毕业生、31位博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黄昌勇与毕业生重温上海戏剧学院建校的历史;他鼓励学生们“行动起来”;他认为,人工智能将不可阻挡地介入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艺术的天地将更为广阔。发言尾声,对于征集来的毕业生“想要母校为你实现的心愿”,黄昌勇一一回应。
主要作品
学术论文
注:仅收录部分
出版书籍
编著
注:仅收录部分
译著
戏剧作品
黄昌勇戏剧作品包括《前哨》《延安》《兰考》《不朽的骄杨》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