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扰航是一种安全隐患,指无人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机场净空保护区等限制区域,对民航飞机等航空器的正常飞行造成干扰和影响的现象。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监管手段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无人机在机场附近违规飞行,严重影响航班运行并危及飞行安全的现象时有发生。2025年3月,中央空管办表示会严厉打击无人机扰航等违法违规行为。
无人机扰航会严重威胁到航班的飞行安全。
出现背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监管手段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无人机在机场附近违规飞行,严重影响航班运行并危及飞行安全的现象。这一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一项急需解决的安全隐患。
基本定义
无人机扰航指的是未经官方许可或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无人机飞行的飞行行为可能会对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无人机扰航可能发生在机场净空区、军事禁区或其他敏感区域,不仅可能干扰民航和军事飞行,还可能因为碰撞或坠落造成地面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
法律措施
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违反规定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内放飞孔明灯、无人机,燃放烟花焰火等行为,由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5年3月,针对多地出现的无人机干扰民航航班运行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民用运输机场及周边区域安全防控工作,经报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审批,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有关单位研究印发专项措施,推进民用运输机场防范无人机干扰航班运行工作,严厉打击无人机扰航等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案例
部分展示
社会影响
无人机扰航会引发的航班延误,导致旅客们在机场长时间等待,行程被完全打乱。且无人机电磁场干扰非常强,会影响飞机起降信号,同时飞机一旦与无人机碰撞,会严重威胁到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