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牧羊犬(英文名:Belgian Shepherd Dog)是来自比利时的中型牧羊犬,是牧人用从中欧或当地的马士提夫犬(Mastiff)与13世纪从英国引进的猎鹿犬(Deerhound)杂交而形成的。
19世纪,在比利时,许多像牧羊犬的本地犬种已形成多种毛色与被毛类型。1891年前后,一位名叫A.reul的兽医学博士制订了比利时牧羊犬的品种标准,并于1898年将比利时牧羊犬分为四个独立的品种,分别是格罗安达犬、拉坎诺斯犬、马里努阿犬和特佛伦犬。1912年,比利时牧羊犬第一次被美国养犬俱乐部(AKC)登记注册。20世纪以前,比利时牧羊犬在比利时被广泛地用来看守羊群、护卫和放牧,20世纪初期,开始被用于警卫和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牧羊犬在军队中服役,被当做传令犬、侦察犬、边境巡逻犬和战地救护犬等。如今比利时牧羊犬被当做牧羊犬、警卫犬、警犬、追踪犬、搜索和救护犬、海关搜毒犬等。
比利时牧羊犬体重约28~35千克,公犬体高60~66厘米,母犬体高56~62厘米。 外形共同特征为:头长且鼓,轮廓分明,吻部渐呈锥形,前额直,鼻梁中等;眼大小适中,杏仁眼;耳高耸头顶,直且硬,三角形;身体强壮但不笨重,颈长,胸不宽;圆脚,脚趾紧密;尾中长,根部强健,放松时下垂;被毛浓密,下毛绵密。比利时牧羊犬机智、充满信心、警觉,对主人忠心。因为天生看护家畜的品格,它还有对主人的人身和财产进行保护的天性。驯养时,每天饲料应含肉类250~300克,要定点定时喂饲;每天应安排1~2次运动时间,每次半小时左右;每隔3~5天,要为它清除耳垢和牙垢以及脚趾缝中的污物;每隔5~7天,要修剪一次脚爪。
命名由来
比利时牧羊犬因产于比利时,主要用于牧羊而得名。
在中国,比利时牧羊犬给养犬爱好者带来的另一困惑就是名称问题,大家都在说各自的名称,而实际上指的同一种犬。这是因为,国内使用的名称基本为译音,有所差异。
起源
依据比利时牧羊犬的历史与起源,马里努阿犬是比利时牧羊犬的一种。所以,比利时牧羊犬不单指马里努阿犬,也不单指格罗安达犬(BelgianGroenendael)。比较统一的说法认为,比利时牧羊犬是牧人用从中欧或当地的马士提夫犬(Mastiff)与13世纪从英国引进的猎鹿犬(Deerhound)杂交而形成的。
发展历程
早期
19世纪,在比利时,许多像牧羊犬的本地犬种已形成多种毛色与被毛类型。1891年前后,一位名叫A.reul的兽医学博士为了制订比利时牧羊犬的品种标准,收集了100头以上比利时牧羊犬的资料并采访了它们的主人,当犬被集中在一起时,他发现这些犬的毛色类型不同,随即成立比利时牧羊犬协会,并于1898年依据毛色与分布地区的不同将比利时牧羊犬分为四个独立的品种,分别是格罗安达犬、拉坎诺斯犬、马里努阿犬和特佛伦。
1912年,比利时牧羊犬作为一个犬种,第一次被美国养犬俱乐部(AKC)登记注册。两次世界大战,给比利时牧羊犬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世界大战期间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许多犬主的努力结果遭到破坏,致使比利时牧羊犬的繁殖规定没有被贯彻执行,主要表现在不同品种之间的比利时牧羊犬出现杂交;同时,对犬的认证也忽视了犬被毛的颜色和类型,没有严格按照不同品种的标准进行选种选配,这就导致在同一窝犬中出现不同毛色类型的仔犬,使得这些仔犬无法遗传其父母的特性。
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造成人们在一战后筛选出的有价值血统犬的丢失,这在四个品种的比利时牧羊犬中都有存在。
两次世界大战却给比利时牧羊犬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当聪明的比利时牧羊犬作为勇敢的传令犬、战地救护犬被人们传颂时,人们才认识到比利时牧羊犬作为军犬的优越品质。因此,当人们逐渐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后,对比利时牧羊犬的培育和训练被提到比利时牧羊犬协会的日程:他们首先对四个品种的牧羊犬进行重新筛选,只有后代遗传稳定的犬才被作为种犬进行再繁殖。从此,比利时牧羊犬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恢复,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格罗安达犬,其次为马里努阿犬和特佛伦犬,而速度最慢的是拉肯努阿犬。
世界大战后
到了1959年,根据比利时牧羊犬良好的发展态势,AKC对比利时牧羊犬进行第二次登记注册:它将比利时牧羊犬分为不同的品种,并规定马里努阿犬和特佛伦犬仍保持它们最初的名称,而格罗安达犬则被重新命名为比利时牧羊犬,拉肯努阿犬不被承认。这也就是今天人们将格罗安达犬当作比利时牧羊犬的原因。
1965年,AKC马里努阿犬俱乐部给马里努阿犬制订了详细的AKC标准,并将它列入工作犬群,1983年又将马里努阿犬列入牧羊犬群。20世纪后期,马里努阿犬优越的工作品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从最初的牧羊犬、护卫犬开始变成军犬、警犬,开始冲击德国牧羊犬一统天下的格局。
现代
FCI(世界养犬联盟)以及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养犬组织已承认了比利时牧羊犬,而BKC(俄罗斯养犬俱乐部)和UKC(美国联邦养犬俱乐部)只承认所有的比利时牧羊犬是一个单独的品种。
形态特征
比利时牧羊犬比较典型的特征是:立耳。四种比利时牧羊犬除被毛有明显区别外,其他共同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躯体
(一)头:长且鼓,轮廓分明;吻部渐呈锥形,前额直,鼻梁中等但仍可见;双唇紧闭,面额光滑。
(二)眼:大小适中,杏仁眼,褐色,黑眼窝。
(三)耳:高耸头顶,直且硬,三角形。
(四)身体:强壮但不笨重,颈长,胸不宽;肌肉结实发达;头部姿态高傲,背宽且直,强健有力;臀部微呈下斜。
(五)四肢:圆脚,脚趾紧密;后肢有力而不笨重。
(六)尾:中长,根部强健;放松时下垂,无弯曲或勾形。
毛
长毛类:头部毛短,格罗安达犬及特佛伦犬。
丝毛类:粗糙蓬松,拉肯努阿犬。
短毛类:头部毛平,马里努阿犬。
格罗安达犬:全黑。
马里努阿犬:黄褐色夹杂黑斑。
比利时坦比连犬:浅黄褐色均匀夹杂黑色(最佳)。
身高体重
公犬:60厘米~66厘米;母犬:56厘米~62厘米。
体重:28千克~35千克。
主要品种
比利时牧羊犬于1898年依据毛色与分布地区的不同将比利时牧羊犬分为四个独立的品种。
因此,比利时牧羊犬应该包括:格罗安达犬、拉坎诺斯犬、马里努阿犬和特佛伦犬四个品种,并且它们是以被毛的类型和颜色进行命名,而不是其父母。比利时牧羊犬都是从那些工作刻苦的狗类中培育发展而来,所以即使现在,它们在野外的表现依然优秀。现在,格罗安达犬和比利时坦比连犬大部分经常用来做家庭玩赏犬,而拉坎诺斯犬和马里努阿犬习惯用来做警卫犬。
格罗安达犬
格罗安达犬(Groenendael)是比利时3种牧羊犬中最广泛被承认的一种。格罗安达犬的培育比较偶然,1890年比利时格罗安达当地的一个咖啡馆老板购买了一对黑色幼犬,这对幼犬便成了这一犬种培育的基础。
拉坎诺斯犬
拉坎诺斯犬(Laekenois)是在安特卫普地区作为看守羊群和亚麻布的警卫犬来培育的,安特卫普是生产亚麻的主要地区并经过日晒雨淋使其漂白。它曾经是比利时亨利埃塔女王的爱犬,在那一时期该品种被认为是必备的犬只。拉坎诺斯犬是稀有的高智力和很强防护能力的牧羊犬,它具有放牧、护卫、毒品炸弹探测、搜寻救护、追踪、看守、拖拽、残障和高龄人士辅助等等潜力,但是今天却沦为比利时牧羊犬中最受冷落的品种。
马里努阿犬
马里努阿犬(Malinois)是唯一的比利时短毛牧羊犬,也是颇负盛名的古老品种,发源于比利时时的马林附近。在比利时十分流行。这种有多种用处的非常聪明的狗在许多活动中都非常杰出,比如追踪、警戒、毒品和炸弹探查、搜寻救护、牧羊和拖拽。虽然这种狗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但经过适当的社会化训练,它可以是优秀的家庭玩赏犬。
特弗伦犬
特弗伦犬(Tervuren)与所有的比利时牧羊犬有相同的种源,尤其同格罗安达犬血缘相近。两只格罗安达犬有时偶然就能生育出特弗伦犬来。它与格罗安达犬的唯一区别是毛皮的颜色,它不是纯黑色的皮毛。1891年在比利时兽医科学院鲁尔教授的主持下培育出来的品种。
生活习性
比利时牧羊犬神经紧张、敏感而冲动,对刺激反应特别敏锐。表现为:警戒专注,个性倔强;对主人忠心耿耿,对陌生人偶尔有攻击性行为;精力充沛、聪敏灵活热情,需要大量运动。概括起来,比利时牧羊犬的性格就是:非常热爱它的主人。在《比利时牧羊犬的一百年》中,Jean Marie Vansbutsele这样写道:“比利时牧羊犬,极高的灵敏性,这个特性胜过其他任何品种,它还富有爱心。”
基于比利时牧羊犬的这种特性,圈养对于犬的个性发展和训练很不利。在四个不同类型的比利时牧羊犬中,个性最强的当数马里努阿犬,它比其他三个品种要强且自信,它非常敏感,不可粗暴对待。训练时必须严格温和,极需耐心。
牧羊犬的训练每天应安排1~2次,让它在院内蹦跳或带它外出散步,每次约半小时左右。
喂养繁殖
饲养方法
牧羊犬的食物每天应含肉类250~300克,并加等量的熟干饲料。肉类应先煮熟、切碎,和熟素料加水调和后喂饲。食物要求新鲜、卫生,食槽和其他餐具每顿用后都应洗刷干净,并隔几天消毒一次(如用水煮沸5~10分钟等)。每天要定点定时喂饲并限在15~25分钟内,使其养成定点定时取食的好习惯。每天要供应新鲜饮水,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每天需供水2~3次。推荐成犬每日营养配比:
美容与卫生
每次运动后,要为它清除被毛上的尘埃和污物,并梳理被毛,以保持被毛清洁和光泽。每隔3~5天,要为它清除耳垢和牙垢以及脚趾缝中的污物,并用2%的硼酸水清洗眼睛,以防止眼炎。每隔5~7天,要修剪一次脚爪,以利行走方便利落。平时,要对它进行耐心的调教和训练,使它养成不用爪和嘴撕咬物件、定点排便和服从主人指挥命令的习惯。
繁殖
比利时牧羊犬6~8个月达到性成熟,12个月体成熟,达到体成熟可以交配繁殖,每年春季与秋季发情2次,妊娠期58~65天,每胎4~6只。比利时牧羊犬通常很健康,平均寿命为10年~12年。
常见疾病防治
感染性关节炎
1、外源性的关节感染,常见于关节透创后病原菌直接感染或关节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的蔓延;
2、血源性感染,它是指肺炎、脐带炎、尿路感染等原发性病灶的病原菌经血循环感染至关节;
3、医源性的感染,见于关节切开术、关节腔穿刺等手术污染。
1、关节腔穿刺或切开排脓,冲洗引流,随后注入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混合液。
2、经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全身连续应用数周,直至感染控制、平息。
3、适当活动关节,防止粘连。但病程较久者,由于关节软骨和关节骨的破坏严重,炎症控制以后往往转化为腰椎骨质增生,功能难以恢复。
湿疹
湿疹是皮肤的表皮细胞对致敏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痘、糜烂、痂皮等皮肤伤,并有热、痛、痒症状。
湿疹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一般和过敏性体质有关、在外界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作用下,如机械性压迫、磨擦、咬、抓、蚊虫叮咬;某些内用药物、外敷药物、消毒药物;皮肤不洁、污垢刺激,大舍潮湿等因素刺激机体,使皮肤发生过敏,引起湿疹。
维生素缺乏症,导致皮肤的抵抗力低,也可引起湿疹的发生。
1、急性湿疹:病初患部呈点状或形状不同的红斑性湿疹。患犬可见有瘙痒感。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丘疹期、水痘期、脓疱期、所不同。如脓疱期、糜烂期大多有微生物感染,皮肤常有异常臭味。但几期均有瘙痒症感。有时犬因搔抓、摩擦造成皮肤损伤使皮炎加重。典型的急性湿疹呈湿润性的小丘疹,并在丘疹上有散在的小水泡,有的可见有糜散状态。
2、慢性湿疹:多因急性湿疹转变而来。重复刺激、反复发作,特点是皮肤增厚、脱屑、色素沉着、被毛粗硬、逆立、瘙痒加重。多见于背部或四肢。
皮炎
皮炎是皮肤真皮和表皮的炎症。皮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真菌性、寄生昆虫性、过敏性等因素。
1、机械性、项环擦伤、自体挫伤、搔抓引起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放射性损伤等。
2、化学性,化学洗浴剂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
皮肤出现片状、条状或不定形状红肿,有渗出时可有痂皮复盖,当皮肤有损伤时可有糜烂或溃疡出现,局部有痛痒感。当皮肤被大量炎性渗出物复盖及转变为慢性皮炎时,可见有皮肤被毛脱落。皮肤增厚,有皱裂。
患真菌性皮炎时,患部脱毛,局部有白色粉末状结痂,痂下及周围有红色突起。
患寄生昆虫性皮炎时,头部、背部、腹部可见有发红的疹状小结,表面有黄色痂皮,并有脱毛现象和剧痒感。
犬的脓皮病
本病为犬的皮肤化脓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的两种,也可分为浅层与深层的脓皮病。
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或非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属,假单孢子菌和奇异形杆菌。多数病例中均能见到中间葡萄球菌。代谢紊乱,免疫缺陷病,内分泌失调和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均能促进犬脓皮病的发生。
症状:以丘疹、毛囊性脓疮,蜀黍性红斑颈等浅表化脓性皮炎为浅层脓皮病的特征。深部脓皮病常局限在面部、腿部、指趾等部位,也有全身性的。黑贝犬常有皮肤化脓通道。幼犬以蜂窝织炎为主,以拉布拉多犬、金色衔物猎犬、腊肠犬和确架犬多发;局部淋巴结肿大,耳、眼、口腔周围水肿,有脓肿和脱毛。临床上以表皮脓疱疹、皮肤皲裂、毛囊炎(包括疖和痈)和干性脓皮病4类症状最常见。
主要价值
20世纪以前,比利时牧羊犬在比利时被广泛地用来看守羊群、护卫和放牧,20世纪初期,比利时牧羊犬开始被用于警卫和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千上万的比利时牧羊犬在军队中服役,它们被当做传令犬、侦察犬、边境巡逻犬和战地救护大等。
20世纪50年代开始,比利时牧羊犬被用于多种用途如军警界,或被酒馆老板用来护身,同时在家庭大方面也深受喜爱。如今,比利时牧羊犬被当做牧羊犬、警卫犬、警犬、追踪犬、搜索和救护犬、海关搜毒犬等。尤其以马里努阿犬最为明显,比利时军队中的500多头军犬多数是马里努阿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警(军)犬中,马里努阿犬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20世纪末期,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马里努阿犬,并应用于警方、军方、海关等,民间的爱犬人士也不示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自己喜爱的马里努阿大,用于运动、看家护院等。现在民间养犬爱好者又将格罗安达大作为休闲、运动的宠物饲养,并有扩大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