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东,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感染控制论坛(SIFIC)创始人。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高晓东先后受国家和上海市卫健委指派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乌鲁木齐市、石家庄市等多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023年10月,高晓东当选为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管理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2024年5月,高晓东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医保DRG/DIP付费下的医院运营管理论坛——聚焦价值感控”活动。同年9月,高晓东参与主编的《医院感染防控新进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25年1月,高晓东就“得过甲型流感病毒后是否还会二次感染”的问题给出解答。
高晓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先后发表50余篇论著;获批5项专利;主编了11本,副主编3本并参编多部专著。曾获得2018年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国际大使、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以及2020年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第二完成人)等荣誉。
人物经历
高晓东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副研究员。
2001年,高晓东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最初被分配到临床微生物与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工作。2009年,感染管理科被独立出来,不再隶属于微生物实验室。他主要负责感染控制方面的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高晓东先后受国家和上海市卫健委指派赴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乌鲁木齐市、石家庄市、通化、长春市、西安市、张家界市、厦门市、大连市、西安、安阳市等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023年6月,高晓东在接受《感染医线》的采访中,分享了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感染、临床实验室相关感染的防控要点,以及手卫生管理的细节、后疫情时代发热门诊的管理等感控话题。同年10月,高晓东当选为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管理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
2024年5月30日,高晓东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医保DRG/DIP付费下的医院运营管理论坛——聚焦价值感控”活动。7月26日,SIFIC2024 “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 联合大会在沪开幕后,《感染在线》邀请大会秘书长高晓东教授,就大会筹备挑战、2025年大会计划及《成人门急诊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2024)》发布意义等话题进行交流。同年9月,高晓东参与主编的复旦博学·医科窥径系列教材《医院感染防控新进展》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5年1月,高晓东就“得过甲型流感病毒后是否还会二次感染”的问题给出解答。他表示,甲流患者康复后体内会产生针对性抗体,这些抗体能在短期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所以短时间内一般不会再次感染。但不排除有少数情况,感染甲流后气道黏膜屏障受到损害,抵抗力短期下降,可能再感染乙流、腺病毒科或其他呼吸道病原体。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高晓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先后发表50余篇论著;获批5项专利;主编了11本,副主编3本并参编多部专著。
发表论文
仅列举其近年部分主要论文,详细参考资料:
出版书籍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团队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