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锥体虫属
编辑:浩

锥体虫属,是原生动物门生物,繁殖为纵二分法,虫体狭长,叶形,一端尖,另一端钝圆或尖,前端具1根鞭毛。胞核单个,在体中部。寄生脊椎动物的血液中,以渗透方式取得营养。在我国的分布较广泛。

基本介绍

分类地位:锥体虫属(Trypanosoma)是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动基体目、锥体虫科的一属。

形态特征:虫体狭长,叶形,一端尖,另一端钝圆或尖,前端具1根鞭毛。胞核单个,在体中部。动核在体后端。从位于体后端的毛基体长出一鞭毛,沿身体一边向前伸,与体表面构成一波动膜。鞭毛末端游离。

生活习性:寄生于脊椎动物的血液中,以渗透方式取得营养。

命名发现:此属的虫种最早由Valentin于1841年在鳟鱼的血液中发现,但至1843年Gruby 才命名为Trypanosoma。

生活史:繁殖为纵二分法。生活史包括2个宿主,一个为脊椎动物,一个为无脊椎动物。以吸血的无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节肢动物门蚂蝗类)。在中间宿主的消化系统内,经一系列变化,再被传给脊椎动物。许多种类能使宿主致病,但对鱼的危害目前尚不太清楚。据文献所载,本属生活史中,可形成利什曼原虫型、细滴虫性阴道炎型、短膜虫型和锥体虫各期的虫体。

分布范围   锥体虫在我国的分布较广泛。

主要种类:锥体虫在我国的分布较广泛,发现的种类有:秉志锥体虫(T. pingi Chen & Hsieh)、黄锥体虫(T. pseudobagri Dogiel & Achmerov )、青鱼锥体虫(T. mylopharyngodoni Chen)、北京锥体虫(T. peikinensis Chen & Hsieh)、锥体虫(T. ctenopharyngodoni Chen & Hsieh)、鲢锥体虫(T. hypophthalmichthysi Chen & Hsieh)、锥体虫(T. aristichthysi Chen)、锥体虫(T. liocassis Dogiel & Achmerov);泥鳅锥体虫(T. misgurni Zho & Ma)、印江锥体虫(T. yinjiangensis Li & Feng )、锥体虫(T. hemibagri Zhang & Ma)等。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