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十二中学(Nanjing No.12 Middle School),是南京市鼓楼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中,成立于1917年,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党委书记是汤金宝。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约翰·马吉创办的户部街小学,1919年改名为“道胜小学”,1942年更名为“私立道胜中学”。1951年,学校与私立惠民中学合并为“下关中学”。1952年7月,学校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改为公办,命名为“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09年8月,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中部并入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10年,学校设置大桥南路校区为独立的高三校区。2012年,学校成为南京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南京市首批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项目学校。2017年,学校获“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基地”称号。2018年10月,学校初高中联合心理教研组成立。2020年底,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友总会正式成立。2024年5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国产信创数字化课程共建基地正式签约。2025年5月,学校成功举办首届心理健康游园会。
截至2024年10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占地面积44285.4平方米,建筑面积35496.7平方米;有学生2200余人;有教职工共计203人,106名教师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有2名博士研究生及91名硕士研究生。截至2025年7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有中山北路校区(高一、高二校区)和大桥南路校区(高三校区)两个校区。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曾获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2016年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南京市高考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历史沿革
1917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牧师约翰·马吉创办益智小学,1919年改名为“道胜小学”,1942年更名为“私立道胜中学”。1951年,学校与私立惠民中学合并为“下关中学”。1952年7月,学校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改为公办,命名为“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1953年,学校成立党的联合支部(含全区中、小学)。1954年,学校正式成立党支部,这时全校已发展为26个班学生1332人,并于1954年秋季招收高一新生,当时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是南京市接受华侨子弟最多的中学,先后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华侨子女200余人在校就读。1963年至1966年,学校高中一直为四轨,是南京市属重点中学之一。
1992年3月,学校道胜堂旧址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学校新建37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综合楼。1995年,学校已发展到32个班(初中20个班,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1923人,学校被命名为“南京市重点中学”。
1997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9年9月,南京市第五十二中学并入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学校初中班级改名为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中部。2000年8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图书馆被命名为“约翰·马吉图书馆”。
2006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和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8年,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与美国BROAD RUN高中缔结为友好学校。2009年8月,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中部并入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2009年,学校成为首批南京青少年奥运会教育示范学校。2010年,学校设置大桥南路校区为独立的高三校区。同年,学校与美国broadrun高中结为友好学校。
2012年,学校成为南京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南京市首批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项目学校。同年9月,被确定为南京市高中优质教育实验学校。
2016年,学校获2015—2016学年度普通高中绩效评估最高奖-“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2017年,学校获“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基地”称号,成为当时鼓楼区唯一一个拥有高考学科的课程基地。
2018年3月,学校成为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同年10月,学校初高中联合心理教研组成立。12月,学校成为江苏省物理教学研究基地学校。2020年7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与特拉华州圣马克高中签约校际教育合作。同年年底,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友总会正式成立。
2024年5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国产信创数字化课程共建基地正式签约,这是江苏省首个建在中学里的国产信创数字化课程共建基地。同年12月,学校被评为第四批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2025年5月,学校成功举办首届心理健康游园会。
办学条件
硬件设备
1992年,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新建37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综合楼,内有现代化的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劳技室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1995年,学校校内新建了闭路电视,教室装配了彩电,进行多媒体教学,还新建了全封闭的体育场地,添置了一批教学科研设备。
学校内有五栋百年建筑,分别为道胜楼、尊道楼、益智楼和约翰·马吉图书馆(双楼)。截至2025年4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配备数学课程基地、大数据诊评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有教职工共计203人,有9位教师获正高级、特级教师荣誉,106名教师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培育出60余名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拥有2名博士研究生及91名硕士研究生。
学科建设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建有江苏省数学课程基地、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江苏省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基地、江苏省国产信创数字化课程基地。
教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0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先后为培养出了孙俊、刘永、钱虹、戴韫、陈金、汤金华、徐晨、高昉洁等十位世界冠军。
2015年,学校本二达线208人,其中普通类本二达线151人,居鼓楼区第二;参加第一批次志愿填报人数323人。“新东方精品班”高三(13)班的尹思雨同学总分378分(双A),全省文科排名561名,稳达南京大学录取线。学校新东方精品班本科上线率90%。
2016年,学校高考普通类文化二本硬达线216人,超额完成80余人。2017年,学校纯文化类考生384人,一本达线108人,超额完成35人;二本达线365人,超额完成78人。
2018年,学校全校431人参考,本科上线400人;纯文化考生372人,本科上线363人;一本上线139人,超额完成93人。
2019年,学校纯文化考生368人,本科上线324人;一本上线98人,超指标57人;高三(3)班曹祥同学389分,位列全省理科5771名;高三(10)班王思晨同学373分,位列全省文科2359名;高三(7)班寇雨田、王斯涵两位同学以优异的羽毛球专业成绩及合格的高考文化成绩被东南大学预录取。
2020年,学校一本达线161人,目标完成率达320%,推进率达220 %,本科达线率96.9%。高三(3)班朱珮君、高三(10)班冯一帆同时被南京大学录取。
2021年,朱雯雯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王萱被中央民族大学本部录取。2022年,吴泓萱、刘博天等多位同学被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2023年,学校有7位同学考上985院校,27位同学上211高校。其中,李浩然东南大学本硕连读、包鱼月兰州大学本硕博连读。
教师成绩
截至2024年10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考9门学科都曾荣获“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称号,其中数学教研组连续七届蝉联“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在南京市高中发展性评估中,连续多年获南京市质量优秀奖、规范办学奖、素质教育奖、内涵发展奖、推进发展奖、教学管理奖,连续三年获得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先后和美国的BROAD RUN高中、韩国的北彦中学、澳门东南学校等结成姊妹学校定期交流,
2023年4月20日,南京市第十二中学与乌鲁木齐市十九中学举行友好共建协议签订仪式。
学术研究
课题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文化
办学思想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天下无不可教者,亦无可以不教者。”(陈宏谋)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语)
“教稚以道,耋老罔背。”(《旧约圣经》)
“寅畏雅威智慧之本,认识真理聪明之源。”(《旧约.箴言》)
校徽
校训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校训是尊道益智,日有所进。
校风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校风是团结、开拓、严谨、务实。
学风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学风是文明、勤奋。
教风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教风是敬业、奉献。
社团活动
截至2024年2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有小语种社、哲学社、天文社等社团,举办了“白名单”赛事、“走近名家”活动、体育节、中国艺术节等校园活动。
校园环境
截至2024年10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4285.4平方米,建筑面积35496.7平方米。截至2025年7月,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有中山北路校区(高一、高二校区)和大桥南路校区(高三校区)。其中,中山北路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408号,大桥南路校区位于南京市大桥南路16号。
现任领导
知名校友
学校荣誉
相关事件
2025年7月,随着2025年南京市中考成绩的揭晓,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预估分数线为:2025年热门的特色班型,如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钱学森班”“C9基地班,c9化学班”,以及强化班,建议中考位次在19000名之前的考生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