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王惠民
编辑:浩

王惠民(1925年-1938年10月),女,出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四合村的四合屯,抗联5军1师妇女团战士,杨贵珍

1938年7月12日,王惠民随妇女团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其队伍在牡丹江市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王惠民等8名妇女团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放弃渡河。弹尽后,面对日伪军逼降,王惠民及其余成员毁掉枪支,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年仅13岁。

2009年9月14日,“八女投江”中的八名女战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人物生平

1925年,王惠民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四合村的四合屯。11岁随父亲参加了抗联,随五军女兵队活动。

1938年7月,王惠民随军西征,10月,随西征部队返回刁翎根据地,19日晚露宿于三家子村西北的乌斯浑河西岸老道口附近的谷地之中。是夜,部队因笼篝火御寒被日伪军发现。20日凌晨,8位女战友等9人欲渡河时战斗打响,她与其他7位女战友在掩护部队突围后,因弹尽,一起投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年仅13岁。以后遗体被战友们找到,葬在乌斯浑河的河岸边。

个人生活

王惠民的父亲外号“王皮袄”,是抗联5军军部军需副官。她家的房屋被日寇烧毁后,她和一群孩子跟着母亲到处躲避日寇汉奸的追捕。其父亲后英勇牺牲。

人物荣誉

后世纪念

王惠民等八名女战士殉国后,1938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闻讯在日记中写道:“乌斯浑河牡丹江市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

1982年10月,乌斯浑河畔东岸的小关门嘴子山坡上,建起八女投江纪念碑,碑文正面刻着时任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手书:“八女英魂,光照千秋”。1988年,中共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在牡丹江畔江滨公园修筑了八女投江群雕纪念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亲临现场,并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八女投江”。

2011年9月18日,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牡丹江市林口县)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3月22日,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

人物评价

八女投江的壮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她们身上闪现的是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精神。(央广网 评)

她们有生存的希望,却放弃转移,放弃隐蔽,主动向敌人开枪,暴露自己,吸引敌人,她们对党理想和信念的那种忠诚,宁可牺牲,也要维护共产党人的本质,她们的初心是共产党人一定要为救国救民贡献自己的一生。(牡丹江市中共党史协会特邀研究员于春芳 评)

平时我们都讲巾帼不让须眉,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的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在东北沦陷 14 年的黑暗日子里,如果没有这样的青年男女,在党的领导之下与敌人英勇抗争,坚持战斗,那么我们迎来胜利的那一天可能更是遥遥无期,所以说这些女战士们,尽管她们最后牺牲了,但是她们的英名永远不朽。(东北烈士纪念馆编辑研究部主任贠占军 评)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王惠民 烈士.中华英烈网.2025-07-20

八女英烈.林口县人民政府官网.2025-07-20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八女投江.央广网.2025-07-20

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中国军网.2025-07-20

【红色牡丹江】学党史弘扬红色传统 践初心热爱家乡祖国——抗日英雄八女投江的故事.爱民区人民检察院-今日头条.2025-07-20

安顺福.穆棱市人民政府官网.2025-07-20

抗日英雄谱丨八女投江 “宁愿站着死 决不跪着生”.央广网-今日头条.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