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博物馆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检察专题博物馆。旧馆位于江西井冈山,新馆位于最高人民检察院香山办公区,现任馆长为闵钐。
2007年9月12日,人民检察博物馆在江西井冈山市落成。201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北京石景山区八大处办公区建设人民检察博物馆新馆。2017年9月,人民检察博物馆新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香山办公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人民检察博物馆主展厅面积849平方米,展厅共分八个部分,系统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后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博物馆收藏了人民检察第一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牌匾等文物。人民检察博物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检察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对于保存革命文物和检察文物、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检察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人民检察博物馆曾先后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安装之星”等国家级工程奖项。2020年,人民检察博物馆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单。
历史沿革
2005年,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在新建的检察官井冈山市教育培训基地内建设“人民检察陈列馆”,在建设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将“人民检察陈列馆”改为“人民检察博物馆”,委托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建设,相关资源统筹协调使用。2007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人民检察博物馆在江西井冈山落成。2015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北京石景山区八大处办公区建设人民检察博物馆新馆。2017年9月,人民检察博物馆新馆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香山办公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人民检察博物馆位于最高人民检察院香山办公区,主展厅面积849平方米。
馆内布局
人民检察博物馆展厅共分八个部分,分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检察工作,和理论探索、对外交流、党的领导。每一部分的标题分别为:植根红都,光辉起点;历经变幻,薪火相传;建国立宪,崭新篇章;波折中断、十年浩劫;正本清源,创新发展;繁荣理论,不懈探索;对外交流,司法合作;党的领导,亲切关怀。
馆藏展品
人民检察第一门
人民检察第一门是以1933年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的独立办公旧址——江西瑞金沙洲坝镇“杨氏宗厅”的正门为原型复原的。这扇门不仅是人民检察机关的第一处独立办公场所的象征,更见证了人民检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会议选举何叔衡为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会议结束后,中央政府各机关在叶坪村谢氏祠堂内办公。每个部仅分配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每个房间内设一部手摇电话机、一张桌子、几条凳子。1933年4月,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搬到瑞金沙洲坝镇,驻老茶亭杨氏宗厅,至此有了一处独立的办公场所。杨氏宗厅原址位于中央政府大礼堂南约100米,是一幢老式客家宗厅,始建于清康熙。宗厅坐北朝南,宽5间,深3间,中间有天井两个,把宗厅从北至南分成上、中、下三进。
2007年,为保护革命文物,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将“人民检察第一门”原件抢救性收集,作为国家二级文物珍藏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
反贪污贿赂总局牌匾
1993年至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的两块大门匾牌悬挂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大门两侧,这两块牌子也是国家二级文物。
张鼎丞档案
共和国第二任检察长张鼎丞,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54年至1974年,张鼎丞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志成偶然打听到张鼎丞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证件可能还保存在某处,他带着最高检的批文与筹划建馆的资料,从江西省前往张鼎丞秘书鲁坚位于北京的家。几经周折,张鼎丞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证件终于被收藏在人民检察博物馆中,经文物局鉴定此为国家一级文物。
控告箱
在博物馆二楼,原挂于江西瑞金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门前的“控告箱”散发出特有的历史气息。它正面的文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侧面的文字是“苏维埃政府机关和经济机关有违反苏维埃政纲政策及目前任务,离开工农利益发生贪污浪费官僚腐化或消极怠工的现象,苏维埃的公民无论何人都有权向控告局控告!”这段直白文字从侧面反映了苏区工农检察机关的工作作风,反映了人民检察贯彻群众路线的传统。
机构管理
价值意义
人民检察博物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检察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对于保存革命文物和检察文物、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检察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2年9月,北京市检一分院组织青年检察人员及2022年新入职人员赴人民检察博物馆学习参观,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