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位于江苏省润州区团山路1号,是集文化、体育、娱乐、竞赛、演出、展览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公共设施,总占地面积约700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由主体育场、体育会展馆、综合训练馆、网球中心、体育公园和奥林匹克商务接待中心六大功能区组成。其中,“一场两馆”占地439亩,建筑面积约17.289万平方米。
2008年,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开始筹建,2009年6月28日,工程开工。截至2012年12月27日,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完成工作总量的98%。2013年上半年,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试运营。2014年7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通过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科技示范工程”专项验收。2020年7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第三批体育服务综合体。截至2024年11月26日,镇江体育会展中心运营市级以上比赛655场,演艺会展47场,年均服务人群120多万人次。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由中建西南院设计,其钢结构工程曾获得2012年中国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镇江体育会展中心游泳馆曾被评为镇江市游泳场馆A级单位,其综合训练馆曾被评为江苏省十佳优秀场馆。
历史沿革
2008年,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开始筹建。2009年6月28日,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工程开工,截至2010年9月23日,综合训练馆的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已全部完成,层结构施工已完成60%。
2009年11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会展馆桩基工程完工,综合训练馆桩基开挖施工也已结束。截至2011年12月30日,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工程土建施工近尾声,完成总投资额的75%。其中,综合训练馆进入装饰阶段;体育会展馆墙体粉刷完成70%。体育场主体结构基本完成,进行墙体砌筑。蛋山综合治理堆山工程基本完成。
截至2012年6月11日,综合训练馆进入内外装饰阶段,相关设备相继进场安装;体育会展馆土建部分收尾;体育场土建主体结构全部结束,钢结构工程吊装全部结束,进行部分焊接及收尾工作。
截至2012年12月27日,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完成工作总量的98%。综合训练馆除有少部分产业用房装修施工未结束,其它项目基本完成。体育会展馆整体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内装修工程已经完成90%以上。体育场看台上部的立面“飘带”铝板安装完成90%,顶面铝板安装剩余部分工作量,主体育场跑道基础沥青摊铺基本完成。
2013年上半年,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全面竣工并投入试运营。2014年7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通过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的“科技示范工程”专项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技术示范作用突出。2020年7月,镇江体育会展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第三批体育服务综合体。
截至2024年11月26日,镇江体育会展中心运营市级以上比赛655场,演艺会展47场,年均服务人群120多万人次。
位置布局
建筑位置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地处南徐新城中心区的中心地带,北靠行政中心,南临新城区山水核心景区,东依南山风景区,西接居住片区,处于文化活动风景线与城市绿色风景线的交会处。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东起九华山路,西至檀山路,南接龙脉路,北临团山路,总占地面积约700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总布局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主要由体育场、体育会展馆,综合训练馆三个单体建筑和一个体育公园组成。按功能区来说,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由主体育场、体育会展馆、综合训练馆、网球中心、体育公园和奥林匹克商务接待中心六大功能区组成。其中,“一场两馆”占地439亩,建筑面积约17.289万平方米。
体育场
体育场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场馆,包括中心的足球场和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体育场建筑面积54924平方米,容纳人数31515人,建筑总高度51.855米,属中型乙级场。体育场可举行地区综合性运动会和国内单项体育比赛,满足国际和国内田径赛事要求,并可供文艺演出及集会使用。
体育场地面的红色跑道采用MONDO品牌跑道;足球场采用运动型百慕大草坪,是国际标准化草坪,安排专人负责草坪的维护与保养,保障比赛需要。
体育会展馆
体育会展馆,是三个单体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功能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体育训练、比赛场所,另一部分是会展馆。
体育会展馆南侧为会展馆,与体育场北侧及部分广场相结合,满足大型会展的要求。会展馆室外展厅面积15000㎡,室内展厅面积12000㎡。室内展厅东西长137米,南北宽82米,地面以上最高处达21米,一层展厅面积为6500㎡;二层为4500㎡,会展馆可容纳3×3m标准展位500个。
体育会展馆北侧为体育馆,可满足体育赛事、文艺活动和旅游表演等活动要求。体育会展馆周边有停车位24个及地下停车位约500个。体育会展馆从功能布局可分为会展服务中心、赛事演娱中心、商贸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是集体育赛事、文娱活动、展览、会议、节庆、商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大型体育会展综合体。体育馆演出大厅可容纳观众约6405人,其中固定席位4845个,活动席位1560个,可以满足篮球、排球、手球、体操等比赛要求。
综合训练馆
综合训练馆,位于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东北角,建筑面积约41114.6平米,停车位300多个,是功能最多的一个场馆,里面可以开展游泳、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全民健身等体育项目,既可以承接体育赛事,又可以承接各种体育项目的培训和训练。
综合训练馆的一层为游泳馆。第一游泳馆有50米×25米10道标准比赛池和25米×21米标准比赛跳水池各一个;第二游泳馆有50米×16米6道标准训练池和25米×8米儿童池各一个,可举办各类专业比赛。游泳馆的水循环处理系统使用天然石英海砂分级分层多级过滤,符合国际游泳联合会水质标准。游泳馆内还配备了池水加温设备。馆内看台设有1500个座位,3个VIP包厢、专业的比赛转播室、媒体采访接待室等,可为国际、国内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等水上项目的比赛和训练提供场地服务。
综合训练馆的二、三层(部分)为健身馆,配备科学、全面的专业健身设备,设有有氧训练区和自由力量区、有氧操房、动感单车房、乒乓球室、私教课程区、自由搏击区、瑜伽舞蹈房、高温瑜伽房等。还设有瑜伽、各类舞蹈、动感单车、有氧搏击、身体平衡等多种健身课程。为达到科学健身的目的,设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配备了国内先进的3D体型追踪仪可以测量出人体的脂肪含量、肌耐力、体型体态等等指标。
三层为室内羽毛球馆,共有标准场地11片,专业运动场地灯光,中央空调,实木运动地板加铺塑胶地垫,全透落地窗户,对面就是江苏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区,馆内还设有两个独立的更衣室。
A区四层为网球馆,9号门电梯直达,标准室内网球场地2片,为网球运动爱好者提供网球场地、赛事组织、网球培训等服务,以及会所配套的休闲娱乐等服务。
体育公园
位于体育中心南侧的蛋山体育公园充分利用蛋山山体,除了按公园标准建设绿地移植树木外,还修复和改造蛋山山体,使之成为可容纳攀岩,轮滑,慢跑等大众健身活动的特色公园。
设计特色
设计团队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由中建西南院设计。
设计理念
体育场与体育会展馆以“镇江市魂”为总体构思,形象设计为一个整体,以代表吴越文化、海洋文化、南方文化的蓝色飘带,和代表楚汉文化、大陆文化、北方文化的红色飘带,在南山脚下交汇融合,在文化交融中共生。在造型手法上突出飘带整体的飘逸感和流动感,红色飘带从空中越过,蓝色飘带从平台下穿越,形成了飘逸起伏的建筑形象,与南山连绵起伏的山体背景呼应协调。建筑用材上要求节能环保,突出现代、生态的特点。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强调飘逸灵动、美观独特的建筑造型,采用明快的建筑色彩、生态的建筑用材。
镇江体育会展中心景观设计方案体现了:生态理念、体育理念、人文理念和科技理念。
具体要求为:以综合训练馆为核心,创造一个开放、活泼的公共环境,突出了服务市民的开放式公园特征。同时将延续和发展南徐新城的景观轴线,将体育场和蛋山作为轴线的对景和节点,处理好体育公园区域与场馆区域之间的关系,在景观上要与场馆区域形成良好的衔接过渡。合理利用现有的蛋山山体在整体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处理好生态型入口广场,在景观上与蛋山融为一体,使建筑与山林和谐共生,形成绿色生态型体育公园体验。沿主干道设置体育会展广场、斜坡绿化,以绿化、铺装、雕塑小品等体现体育中心的空间多样性和人文内涵。保护、利用好现有水体、山体景观,同时处理好与南山风景区、周边城市干道、公共设施的衔接关系。
“绿色环保”贯穿镇江体育会展中心设计、施工、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周边垃圾曾作为环境重点整治内容。建设过程中,三个场馆建设现场几乎没有土石方运出,而是全部加以利用,在旁边就地堆筑造山,进行综合整治,两年的时间将120万方土石方成功堆山,将之改造成一个蛋山体育公园,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也因此成为省内唯一一个临近山体的体育场馆。
演出赛事与活动
演出
注:以上仅展示部分
赛事
注:以上仅展示部分
其他活动
注:以上仅展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