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奖(IAF World Space Award)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员。世界航天奖通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评选,其获奖条件是取得的成就对世界航天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奖项分为个人奖和团体奖。
2013年9月23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斯通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颁发的世界航天奖。2020年6月,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团队的杰出代表吴伟仁、于登云、孙泽洲等人获得了2020年度世界航天奖。这也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将这一荣誉授予中国航天领域的科学家。2022年9月,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团队奖。2023年6月,SpaceX 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获得2023年度世界航天奖,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加拿大航天局(C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团队获得了2023年度世界航天奖团队奖。2025年7月,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任务团队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5年度世界航天奖团队奖。
奖项背景
国际宇航联合会成立于1951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置的航天最高奖。
历史沿革
2013年9月23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斯通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IAF)颁发的“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对航天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2020年6月,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通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评选,嫦娥四号探测器任务团队的杰出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以及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项 “世界航天奖”。这也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将这一荣誉授予中国航天领域的科学家。
2022年9月,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斩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天问一号研发团队为火星探测的成功提供了创新性路径,为人类火星探索事业及深空探测技术的进步作出了显著贡献。2023年6月,国际宇航联合会官网公布,SpaceX 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获得2023年度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法律或空间管理领域对全球航天进步产生卓越影响的杰出贡献。此外,2023年度世界航天奖团队奖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加拿大航天局(C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团队获得。2025年7月,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任务团队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5年度世界航天奖团队奖。
设立奖项
世界航天奖分为个人奖和团体奖。
评选流程
世界航天奖通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评选。
获奖条件
世界航天奖的获奖条件是取得的成就对世界航天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设立意义
世界航天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