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英语: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宁医大,前身为宁夏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宁夏唯一的医学高等教育学府,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法定注册地址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1160号,设有雁湖校区、双怡校区。
宁夏医科大学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宁夏医学院。1962年,学校与宁夏农学院、宁夏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宁夏大学,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搬迁至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2年,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
截至2024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有雁湖、双怡两个校区,占地1700亩,全日制在校生13612人(含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留学生),教职员工及医护等人员78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433人(含临床教师),博士生导师180人,硕士生导师1150人。学校设有18个教学机构,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有医学、理学、管理学和工学4个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药学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自治区级特色优势专业,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类大学排名中,宁夏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21名,全国参考排名180名。
历史沿革
宁夏医学院
1958年9月,宁夏医学院成立。
1962年10月,原宁夏医学院、农学院、师范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
1972年5月,为响应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的号召,上海铁道医学院成建制搬迁到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1978年,首次招收研究生。
1980年,上海铁道医学院复校,宁夏医学院独立办学。
2002年11月,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6年10月,宁夏医科大学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7年9月,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宁夏医科大学
2008年9月,宁夏医学院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
2013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一级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2016年,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1月,成为教育部、卫生计生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7月,学校18个医学类本科专业高考一本线上新生比例达98.77%。
202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方药量效研究院揭牌成立。2024年获批中医康复学专业。
2025年4月,宁夏医科大学申报的“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和“老年医学与健康”两个本科专业成功获批。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宁夏医科大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截至2024年8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机构,2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有教职员工及医护等人员78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433人(含临床教师)。有博士生导师180人,硕士生导师1150人。有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7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和药理学与毒物学进入ESI全球前1%。
教育教学
截至2024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累计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自治区级特色优势专业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3支;52所教学实习医院;学制四(非医学门类,除临床药学外)、五年(医学,含临床药学)。截至2024年,学校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0余所实习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市及北京、上海市、重庆市、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等省市区。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合作交流
宁夏医科大学先后与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厦门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药理科技大学、辅英科技大学、铭传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35所国内高校,与美国北卡罗菜纳中央大学、日本岛根大学、法国里昂第一大学、丹麦马里博李保有中医中心等35所国际院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与学校同步,随着学校的变迁而多次更名。1958年,宁夏医学院图书馆;1962年,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图书室(馆);1972年,重建宁夏医学院图书馆;2008年,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
截止2023年年底,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共有三个,逸夫馆、人文馆位于雁湖校区,综合馆位于双怡校区,馆舍面积共计2.24万平方米。纸质藏书量为125.94万册,年进书量4.2万余册,电子图书118.4万种,电子期刊19.77万册,学位论文701.2万余篇,音视频6.9万小时;有中国知网、万方医学、重庆维普、Springer_Link、新东方、百度文库等中外文数据库41个。
学术出版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1979年创刊,自2010年6月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宁夏医科大学主办主管,是综合性医药学刊物。主要报道本校和本区生物医学各专业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并接受区外医学科研的来稿,以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开设栏目: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综述、技术与方法、病例报道等。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有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4个部(委)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0个,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4个,自治区基础医学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自治区级研究所13个。
学术成果
2011年-2013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57项。
2006-2012年,宁夏医科大学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0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02项。截至2017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有授权有效专利51项。
2020-2021年,宁夏医科大学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12项。2022年,宁夏医科大学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4,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项。
学校排行与荣誉
学校排行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宁夏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29名,全国参考排名241名。
在2025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宁夏医科大学位列全国第21名,全国参考排名180名。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宁夏医科大学的象征有校徽、校牌、校歌、校训等。
校徽
宁夏医科大学校徽图案主体为草书“宁”和“医科大学”拼音第一个字母“y”抽象变化而成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图形。
校牌
宁夏医科大学校牌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歌
宁夏医科大学的校歌为《白衣天使的摇篮》,何新南作词,贺岩兵、姜涛作曲。
校训
宁夏医科大学校训为“修德济人 笃学精术 ”。
校学生社团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现共有40个社团,社团是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群体,它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彰显自己的光芒,释放自己的青春与活力。
现任领导
注:更新截止2025年6月
校园
宁夏医科大学占地74.75万平方米,由雁湖校区、双怡校区两个校区组成。
雁湖校区
雁湖校区,因作为学校注册地一般也被称为宁夏医科大学本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1160号,承担本科学历教学任务。
双怡校区
双怡校区是宁夏医科大学两个校区之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692号,承担专科学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