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仁爱学院(英文名:Tianjin Renai College,简称“仁爱学院”),坐落于天津市团泊新城博学苑,是一所隶属中国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2006年,学校前身“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成立,学校由天津大学和天津市仁爱集团合作举办,属独立学院。2013年7月,学校成为首批通过教育部全国独立学院规范验收的院校;2016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秀奖;2020年学校被天津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2021-2023年天津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1年2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校名更名为“天津仁爱学院”;2022年1月,学校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区块链+教育”试点单位。2024年10月,学校入选全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截至2025年5月,天津仁爱学院占地面积1000余亩,有各类实验室221个,仪器设备总值高达12000余万元。设有14个学院(教学部),开设37个本科招生专业。学校拥有天津市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获得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4项,天津市级一流课程建设15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70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82人,92人具有高级职称,89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327人。
2025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天津仁爱学院位居第61位。
历史沿革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时期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天津大学和天津仁爱集团合作创办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学校在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经过三年努力,于2013年7月,学校成为首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独立学院规范验收的院校。并于2016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优秀奖,次年(2017年),学校入选天津市2017~2020年度专业硕士研究生建设立项高校。2020年被天津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2021-2023年天津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天津仁爱学院时期
2021年2月2日,经教育部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转设为天津仁爱学院,同时撤销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的建制。天津仁爱学院系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21年学校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就业工作优秀单”。2022年3月,学校党委入选天津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2022年学校获批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特色领域“区块链+教育”试点单位。
2023年11月,学校任全国精细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10月17日,学校入选全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2025年4月21日,天津仁爱学院与创意艺术大学举行合作意向签约仪式;4月22日,天津仁爱学院与静海区体育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罗汉普顿大学签订合作意向协议。
办学条件
院系及专业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天津仁爱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等14个学院(教学部),开设37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科建设
2017年天津仁爱学院获批天津市硕士点建设单位,化工系为培育建设的四个系之一,为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5月,天津仁爱学院有天津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天津市级一流课程建设15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建有电工电子、计算机、机械工程等3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实验室221个;天津仁爱学院的“仁爱蜂巢众创空间”在2015年获批天津市级众创空间,2020年评为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
截至2024年12月,天津仁爱学院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76个。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外聘教师158人。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182人,占比18.76%;92人具有高级职称,占比9.48%;89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占比92.06%。拥有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千余人。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得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4项。
2018年天津仁爱学院机械系两项成果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天津仁爱学院有两项教学成果被评为第九届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互联网+”大赛获得天津市市级一等奖(金奖)3项、二等奖(银奖)11项、三等奖(铜奖)20项。2018年和2022年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作为天津市民办高校唯一代表被推荐参加第十一届和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已与斯旺西大学、澳大利亚AIBI教育集团等20多所大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2025年5月15日,天津仁爱学院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Rajamanga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anyaburi)开展座谈交流。
国内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已和中软国际集团、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捷强装备公司等15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深度合作,协同育人。近年来,学校与中软国际共同创办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科大讯飞创办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天津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东软创新精英实验班,培养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还探索和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智能结构。
2025年4月,天津仁爱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连种一行赴珠海科技学院调研交流。
2025年3月,天津仁爱学院校长杭建民一行赴中国民航大学开展民航服务领域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合作交流。
科研建设
馆藏资源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于2006年5月筹建,2008年10月图书馆新馆一期正式启用,建筑面积12256平方米,分为I、II两区,I区8层,II区5层。截至2025年6月,天津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6.4万余册,纸质期刊300余种;电子图书345万余册;先后开通了“芸台购”纸质图书自选平台和畅想之星自选电子书平台,为读者开通了网上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荐购通道;购买了中国知网(CNKI)、超星名师讲坛、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10余个数据库。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机电工程研究院、金融安全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智慧建造(虚拟)创新学院、工业设计中心、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应用软件系统联合研发中心、智能图书馆技术研发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化工研究所、化学化工实验中心等科学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天津仁爱学院立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项。
学校排行
2023年,在上海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天津仁爱学院位居第100+位。
2024年,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天津仁爱学院位居第38位。
2025年,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天津仁爱学院位居第61位。
学校荣誉
2022年,天津仁爱学院被评为天津市就业先进单位。
2022年3月,天津仁爱学院党委入选第二批天津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培育单位
2022年,天津仁爱学院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天津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优秀单位”
2023年,天津仁爱学院荣获天津市2022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天津仁爱学院入选全国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2025年5月,天津仁爱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学校文化
校训
天津仁爱学院校训为“实事求是,果毅力行”。“实事求是”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
校徽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徽以天津大学校徽为基础,校徽中间图案盾形源于北洋大学校徽,盾中嵌入篆体“仁爱”二字。外圆为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校徽外沿为齿轮,象徵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法、艺术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院校。
校风
正心、勤学、求实、奋进
现任领导
知名校友
1.张宗晨,现就职于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中心副总监兼室主任
2.何渊,现任四川新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3.蒋岚,现就职于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从事钞券设计工作
4.杨晨,曾在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自主创业
5.李磊,在中国青年报校园媒体联盟天津校媒担任副主席
6.龚剑,任沈阳工业大学外聘专家,负责汽车内饰课程,同时任沈阳化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alias培养计划负责人
7.张权,2016年获得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入学资格,将继续从事PVD涂层的研究
8.李立新,2014年9月创建哈尔滨新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9.张帆,2015年参加天津大学博士入学考核,攻读天津大学博士学位的资格。
10.李敏,在中国中车大同机车有限公司做技术工程师。
注: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学校官网,引用时间: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