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英文:Dalian University),简称“连大”(DLU),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为辽宁省属高校,由大连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管理。学校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辽宁省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全国首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开放许可的单位。
大连大学的建校可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1948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家正式批准创立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取消。1983年1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改建为大连大学,1986年,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并联合办学,校名定为大连大学。2005年11月,大连市中山医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截至2025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约合1799.8亩),有专任教师1082人。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学校设有26个学院,66个备案本科专业(53个招生专业);有15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馆藏图书161.5万册。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大连大学位列第273名。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关东文法专门学校
1948年3月,为培养政治、文化、宣传、教育方面的干部,中共旅大地委和关东公署决定建立“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原定学制2年。1948年底,部分学生由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需要,陆续随南下干部大队奔赴各解放区,有的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3月,在校学生提前毕业,分配到市内新闻、文教、财经和党政群团部门,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
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奠定了大连市高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其后发展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大学师范学院。。
大连大学
1948年,为适应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旅大地委两次请示中共中央东北局,拟在大连设立正规大学一处,大批培养科学技术人才。194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地方局同意成立大连大学(学校官网为1948年9月批准)。大连大学为市属院校。1949年4月15日大连大学在市文化宫举行创校典礼,4月16日正式开学。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决定设立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和大连大学俄文专修班。1948年11月至1949年2月,学校从沈阳市和大连市两地招收学生。1949年暑假,为了保证学生质量,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在上海和北京招录了490名新生。大连大学建校初期共设置八个系,以理工为主。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取消。
大连大学工学院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理工大学。1978年12月,大连工学院与中共旅大市委联合设立旅大分校,1981年11月,更名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分院改建为“大连大学”。
旅大市卫生学校
1950年10月,为了适应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旅大市卫生学校成立,由旅大行政公署领导,同年底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期学员军干班。
1954年12月,学校改名为辽宁省医士学校,由辽宁省卫生厅领导。1956年3月,学校更名为辽宁省旅大市卫生学校。1981年更名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0年经原卫生部、教育部批准,学校为全国重点卫生学校。1986年1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升格为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成为大连大学的三个办学实体之一。
大连大学
重启重建
1986年1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前身为1950年10月成立的大连市卫生学校)联合办学,组建新的大连大学。1987年10月6日,新组建的大连大学成立,采用一校三方四地办学模式,由时任大连市副市长赵亚平担任党组书记、校长。自1950年7月6日取消大连大学建制至1987年10月6日,37年又3个月后,大连大学重启新建。
1988年4月,原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划归学校作为附属医院。1995年,大连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校园,四地三方合为一处。从竣工到乔迁入住,仅用两个月的时间,结束了分散办学的历史。
发展壮大
2002年6月1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印发《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大连瓦房店师范学校并入大连大学的批复》文件,批复大连瓦房店师范学校并入大连大学,增挂“大连大学初等师范学院”校牌,举办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的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制5年,统计上列入大连大学,其人、财、物隶属关系暂时不变。2005年11月,大连市中山医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2006年4月,大连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校。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2012年成立大连大学乒乓球运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大连大学成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3年,大连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
2024年10月9日,大连大学类脑智能产业研究院成立。10月1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连市人民政府与大连大学签署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海洋中医药研究所暨大连海洋中医药研究院合作协议,并在大连市棒棰岛宾馆举行揭牌仪式。
2025年4月,大连大学与沈阳音乐学院、韩国世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大连大学加盟“东北亚国际艺术教育联盟”,被授予理事单位”。5月,大连大学与鲁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合作成立“区域国别学联合研究院”。大连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鲁东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为联合研究院执行单位,承担研究院的具体建设工作。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6个学院。67个备案本科专业(56个招生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大连大学共有教职工63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专任教师108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90.3%;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3.9%。在岗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思政课程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
学科建设
截止2025年4月,学校有16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拥有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2017年成为辽宁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3年进入辽宁省落实东北振兴博士专项计划,支持学校增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24年12月学校入选新一轮辽宁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
教学情况
质量工程
截止2024年12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奖项及基地36个,其中新工科建设及卓越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课程等国家级课程14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基地、众创空间等4个。
教学成果
截止2024年12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34项、省级奖357项,连续八年省赛获金银铜奖总数第一。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学生在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银奖1项、铜奖4项及省赛金奖11项、银奖19项、铜奖17项。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申报项目2535项,累计参赛学生12255人次,获省赛金奖9项,银奖34项,铜奖10项,实现连续七年省赛金银铜获奖总数第一。截止2024年12月,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05项、省级727项。
合作交流
截止2024年12月,大连大学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塞舌尔大学、科摩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承建“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乒乓球学校海外分校;与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共建大连市中山医院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医院。参与东北亚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论坛、俄罗斯音乐周、中德艺术交流展等品牌文化交流活动。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大连大学图书馆大楼于1995年建成并使用,图书馆内图书分藏五个库室,均实行开架借阅。截止2024年12月,学校图书馆总面积29728.83m2,阅览室座位数4667个,拥有纸质图书161.5万册;拥有电子期刊59.12万册,学位论文1134.45万册,音视频2593275.0小时。
学术期刊
《大连大学学报》的前身是1980年创办的《大连师专学报》,1991年1月更名为《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大连大学学报》转为高等学校正式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刊号为ISSN 1008-2395、CN 21-1390/G4,国外代号为DK21008。1999年1月开始正式出版发行。
学报设立有“东北亚研究”“大连研究”等特色栏目。2015年,编辑部承办了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会长扩大会议;2016年,学报被辽宁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辽宁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东北亚研究”栏目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22年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大连大学学报》排在人文社科学报第289位。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12月,大连大学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8个、市级科研平台38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
科研成果
截止2024年12月,大连大学先后获批7项国家科技奖,覆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获批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权发明专利1573项,国际专利授权15项。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大连大学位列第257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大连大学位列第255名。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大连大学位列第273名。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学校校徽由三部分构成,中心主体部分由三个汉语拼音字母G、S、Y变化组合而成,代表1986年11月经国家批复成立新的大连大学后,学校当时联合办学的三部分构成——大连大学工学院(G)、大连大学师范学院(S)和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Y);第二部分由“大连大学”的中文和英文Dalian University共同组成一个圆环;第三部分由中间字母下方的波浪型图案和日期组成。
学校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旗面正中印有蓝色的“大连大学”,旗面为白色底,上面配以学校徽志。
学校校训
文明,自强,求是,创新
学校校歌
2006年10月,学校第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确定学校校歌是《大连大学我心中的挚爱》,赵亚平作词,杜明作曲。校歌整体由两个叙述部分和副歌三个部分组成。
建校三十周年吉祥物
吉祥物整体为水滴造型,采用整体简洁明快的设计;采用大海蓝色,结合卡通元素,共同组成连宝形象。寓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品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校园风貌
校园园林
大连大学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座落在辽南大黑山脚下,校园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绿地率43%,绿地覆盖率50%。校园园林绿化用苗木共计百余种、五万余株。
校园绿化
大连大学的校园内,保留有20多万平米的次生林,修建在森林中的“博林路”,是一个天然森林氧吧。
纪念园
大连大学纪念园于2002年9月28日揭幕,纪念园修建于校园西南角,园中建筑由若干门型结构组合而成,门型结构建筑四面贴挂采自山西省境内的贵妃红石材,上面镌一些中国古典和现代诗歌佳句。园中纪念碑高1.995米,昭示1995年搬迁历史。主题碑文《迁徙行》由原校党委书记赵亚平等一批老大连大学人集体创作而成。纪念园的建造,开启了大连大学特色校园系列文化景观建设的序幕。
博物馆
大连大学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高校博物馆,于2002年9月建成并开始试展,2004年9月开馆。博物馆2006年被评为中国AA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展览面积近3760平方米。设置有人文社会科学展厅、自然科学展厅、生命科学展厅、艺术展厅和金泽馆五个部分。
所获荣誉
2015年,大连大学获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称号。
2016年,大连大学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17年,大连大学被授予“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大连大学获团中央“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