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科学与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21年,密码科学与技术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本专业培养能够应用深厚的密码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解决密码科学研究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密码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信息安全公司、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行商、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从事商用密码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和测评以及网络安全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专业发展
2019年12月,海南大学开设了中国全国首个密码学实验班,并向中国全国输送了第一批商用密码本科人才,在商用密码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先行示范经验。
2021年2月1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目前有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开设本专业。
202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专业仍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80918TK。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需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课程体系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由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组成。通识类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学科基础计算机类的学科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专业知识计算机类的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需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
毕业写作
本专业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发展方向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科研机构以及互联网、信息安全、金融、电子商务等企业中从事密码和信息安全相关的科研、开发、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教学条件
本专业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同时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配备数量充足的纸质和电子介质的专业图书资料,生均图书不少于80册,师生能够方便使用,阅读环境良好,包括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B+的学校共有4所,高校的专业排名前6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5中国大学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4所,A+及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