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英文名: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辽工程,位于辽宁省阜新市,由辽宁省主管,是“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的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阜新煤矿学院,1961年,阜新煤矿学院与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鸡西矿业学院三所院校合并,并于1976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该校正式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年,学校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3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占地2830亩;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31000余人;教职工2098人。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24年9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列第279名。
学校历史
阜新煤矿学院
1949年1月,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建立,1949年8月,由阜新矿立中等技术专科学校改名为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2年9月,由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改名为阜新矿山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由阜新矿山工业(技术)学校改名为阜新煤矿学院,从此,该学校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61年,阜新煤矿学院与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鸡西矿业学院三所院校学院进行合并,组成新的阜新煤矿学院,并将学校的办学资源进行优化,从而为学校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
阜新矿业学院
1978年,阜新煤矿学院改名为阜新矿业学院,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第一批88所重点院校;1981年,阜新矿业学院成为了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阜新矿业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96年,阜新矿业学院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成为了一所集理、工、管、经济、文、法六种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于1999年被准予成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获批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9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10所国内一流大学之列。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下设22个学院。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本科专业72个,其中工科专业51 个,占专业的70.83%;招生专业64个,其中工科专业46个,占招生专业的71.88%。
注:截止到2025年2月,表格信息来源于,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防教育教研部、创新实践学院、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不参与本科招生。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辽宁省一流学科、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师资规模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2107人,其中专任教师1704人、高级职称843人、博硕士1810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8人、辽宁省攀登学者8人、辽宁特聘教授18人;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5名教师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名教师入选第一批辽宁省学术头雁,40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133名教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44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6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注:截至2024年6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课程建设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批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专业建设
截至2024年5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12个国家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辽宁省一流专业,12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教学团队平台建设
截至2024年3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8个服务区域振兴与行业转型升级专项团队和40个“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教学团队,2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合作交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高校,与澳大利亚卧龙冈大学、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型技术大学、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国立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越南广宁工业大学等100余个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截至2024年,学校先后派出650余人次赴国内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学校依托工科特色专业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建筑、电气工程等领域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办学优势,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模式。在校留学生生源国别达到31个,留学生232人,其中90%以上为学历生,涵盖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多个层次。
注:数量众多,仅例举部分,截止2024年5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有6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基础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有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科基地、2个省级智库平台。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拥有三座图书馆:分别为阜新市校区的中华路馆、玉龙馆和葫芦岛校区的龙湾馆。图书馆现有专业馆员40余人,辅助馆员40余人,其中副研究馆员以上达8人。馆舍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自习阅览座位共计4720余个。图书馆拥有超过300万份的文献(包括学院资料室),其中包括纸质文献185万册,电子书籍116万册,中外文纸质和电子期刊2.4万余种,先后购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E、国道等中外文电子数字资源20个。
学术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于1979年创建的学术期刊,该期刊是一部理工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省工程技术大学主办。期刊中主要设有的栏目包括:矿业工程、地质与测绘工程、土木与力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术、机械与材料工程等,是辽宁省的一级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1999年,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双月刊,每年6期。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辽金元文化研究、经济与管理、能源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文学与艺术等栏目。学报社科版入选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B+),其中辽金元文化研究栏目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栏目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共计115项,社会力量奖617项,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中国华能、鞍本集团等近300余家大型企业。学校获得了22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批准,涵盖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不同领域。此外,学校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辽宁省科技厅的认可,有15项入选辽宁省科技厅成果库。在国家科技进步奖方面,学校荣获了1个二等奖。此外,学校在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获得了4个“优秀产品奖”,并获得了4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学校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学位论文方面,共有9篇学位论文荣获2022年辽宁省优秀学位论文。此外,学校还获批了18个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其中包括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等。(54)例如,有关“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能源综合创新、绿色生态转型研究”的基地一般课题,以及与基础设施工程智能建造水平、物流业与制造业集群联动发展等相关的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
学校排行
在201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列第171名。
在2024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列第274名。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位列第279名。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徽以红白两色为基调,形状为圆形,外部的环形中有学校的中文名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和英文名称“L.N TECHNICAL UNIVERSITY”,中文校名拓印的是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的手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隶书字体。中间的图案代表了三层含义:形似F,代表阜新的阜;黑色体现地矿特色,雄鹰展翅翱翔天空。
学校校训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八字校训,既体现了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与实现途径,又反映了该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诚朴求是释义为:以诚恳朴实的态度,修身治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博学笃行释义为: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以坚毅自强的品格,博学躬行,努力实现荣校强国。“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学有所得,然后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八字校训涵盖了品格修养、教育思想、治学精神等各个方面,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
学校校歌
《永远为你创造辉煌”》
校歌由杨伦、刘秉正、李印作词,王志峰作曲。
学校精神
“太阳石精神”
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
学校校区
截至2024年5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有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玉龙校园和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3个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为4240亩。
阜新校区中华路校园
位于辽宁省阜新市中华路47号,校园内拥有多个建筑物,包括图书馆、知行楼、致远楼、博雅楼、新华楼和中和楼。此外,校园还设有国际会议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鸿儒楼、建业楼以及春华楼和秋实楼等。同时,校园内还设有住宅区和学生宿舍,提供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场所。其下设多个学院,包括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矿业学院、安全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及理学院。这些学院提供多样化的学科专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领域和机会。
阜新校区玉龙校园
位于辽宁省阜新市玉龙路88号,紧邻高铁站,距离仅三百米,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玉龙湖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该校区开设的专业包括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21个专业。
葫芦岛校区龙湾校园
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湾南大街188号,拥有行政楼、新体育场、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建筑群该校区开设的专业包括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25个专业。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更新时间: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注:截止到2023年3月,表格信息来源于
校园环境
2号宿舍楼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落户中华路47号校园的首批建筑之一,该校园占地508亩,于1953年启用。多数为俄式建筑,毗邻人民公园,校园树木葱郁,闹中有静。
阜新校区玉龙校园的图书馆于2014年10月24日正式开放,共享与阜新市图书馆的建筑设施,这是一项市校共建的项目。这座主体建筑共有四层,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3万平方米。
学校荣誉
2010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被教育部评为了“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荣誉称号。
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荣誉称号。
2022年,学校获评辽宁省2021年度就业工作奖励二等奖、 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23年,学校获辽宁省国防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4年,学校获评“学习强国”同学汇2023年度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