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智慧交通
编辑:浩

智慧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2020年,智慧交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属于交通运输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为081811T。

智慧交通专业通过传授智慧交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备道路交通大数据、道路交通智慧信控、轨道交通智慧运营与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智慧交通行业的规划设计、数据分析、应用实施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专业发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 。智慧交通是2020年增设的专业,专业代码为081811T。

培养标准

学制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总学时或学分:交通运输类专业总学分为140~180学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较好地掌握智慧交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拥有国际化视野,具备道路交通大数据、道路交通智慧信控、轨道交通智慧运营与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知识要求

智慧交通专业需要系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及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安全、信息、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并且需要初步掌握交通运输工程某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

智慧交通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部分。其中通识类课程一般包括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学科基础知识一般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一般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智能施工与装备、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智慧交通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类实验、实习,其中实验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个层次及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两个方面。实验主要类型包括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要求具备完整的实验大纲、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而实习是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写作

本专业毕业写作的题目和内容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坚持一人一题,工作量和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选题、调研、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订计划以及研究、设计、撰写等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训练。指导的学生数量应适当,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指导次数和指导时间。要求具备完整的毕业写作指导书、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设计写作内容,按程序进行毕业写作答辩,并具有标准化的评分标准。

发展方向

就业方向

专业学生就业围绕交通大数据和智慧信控两大方向,主要在智能交通设备开发及制造企业、交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企业、轨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咨询企业及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从事智慧交通设备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系统分析及管理等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5人。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教学条件

本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允许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实践基地必须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B+的学校共有6所,高校的专业排名前8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5中国大学智慧交通专业排名(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2所,A+及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2026年智慧交通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2所,等级5★-及以上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智慧交通.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5

37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华网.2025-07-07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5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4-01-19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2025-06-19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智慧交通专业排名(应用型),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第一.艾瑞深网.2025-06-19

2025-2026年智慧交通专业排名.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