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师范学院(Qiongt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琼台师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师范院校联盟学前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单位、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海南省首批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和海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705年的琼台书院,1902年正式改为琼州府中学堂。其后,学校先后更名为琼崖中学堂、琼崖中学、广东省立第六师范、海南特别行政区区立琼崖师范学校等。1950年,学校改为广东省立琼山师范学校。2004年,琼台师范学校和临高师范学校合并,成立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琼台师范学院。2022年4月,学院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重点支持院校。2023年6月,学院被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截至2025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有府城和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67亩;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2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约110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0人;馆藏纸质图书133万多册,电子图书142万多册。截至2024年12月,琼台师范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918.46万元;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琼台师范学院位列全国第495名。
历史沿革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广东省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抵琼视事,建琼台书院。1902年秋,琼台书院改为琼州府中学堂,开始了海南省的新式教育。
1906年,琼州府中学堂改称琼崖中学堂,期间革命思潮传入海南,琼台成为培养琼崖早期革命领导者的摇篮。1912年,琼崖中学堂改称琼崖中学。
1920年9月,琼台改办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简称六师),这是海南第一所省立师范学校。抗日战争爆发,迁校广东,成立广东省立琼崖联合中学。
1946年,琼崖师范学校在府城丁字街原址复办,4月1日复校开课,这一天被定为复校纪念日。1949年,中国国民党设置广东省海南特别行政区,改称海南特区区立琼崖师范学校。
海南胜利解放后,学校先后命名为“广东省立琼山师范学校”“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师范学校”。1950年,海口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学校,校名改为广东省立琼山师范学校。
1974年4月,停办五年之久的琼台师范复办,校名改为海南师范学校。1975年设立文艺班,成为海南省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发端。1977年首招物理、化学、中文、英语大专班。
1979年9月1日,经海南行政区教育局批准,复名为广东琼台师范学校。1987年复名海南琼台师范学校。2004年,琼台师范学校和临高师范学校合并,成立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1年,获海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琼台师范学院。2020年5月,通过学士授权审核评估,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4月,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重点支持院校;同月,琼台师范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2班团支部获“海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称号;同年6月,被评为海南省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23年6月,被评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同年12月,被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29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554人,外聘教师101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58人,副高级职称17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88%,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45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82.85%,“双师技能型”教师161人,占29.06%,此外,学校还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4人、“南海系列”育才计划3人,省“双百”人才团队1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结论审定委员会委员1人、海南省认定的高层次人才17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海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6人次。
截至2025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有教职员工1100余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琼台师范学院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设计学等3个省级重点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和体育学等3个校级特色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2023-2024学年,琼台师范学院有本科专业29个,其中师范专业15个,非师范专业14个。师范专业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科学教育、特殊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非师范专业有网络与新媒体、工艺美术、旅游管理、休闲体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等,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04个,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25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学科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产教融合专业群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
教学成就
2023-2024学年,琼台师范学院获得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海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302个奖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32项,省部级269项);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共获得198个奖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69项,省部级125项)。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302个奖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32项,省部级269项);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共获得198个奖项(其中国际级4项,国家级69项,省部级125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发表作品数93篇(册),获准专利(著作权)9项;共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6个(其中创新15个,创业1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4个(其中创新22个,创业2个),在中国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6项;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海口市分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竞赛中,获得全国铜奖2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5项。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与俄罗斯、英国、美国、 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有200余名 学生赴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或参加学历提升项目。学校加入《中美人才培 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
国内合作
2022年,学校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和教学共建工作,继续托管三沙市永兴学校、三亚市崖州区中心幼儿园和定安县仙沟中心幼儿园,继续开展推普教育帮扶、学前教育对口帮扶、“椰苗美育行动计划”、助力“阳光快乐”特色印记行动计划、爱心支教活动,为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屯昌县人民政府、海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海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海南省研究中心1个。
科研资源
截至2025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图书馆由桂林洋馆和府城馆两个分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20477.17平方米,阅览座位1940个,馆藏纸质图书133万多册,数字资源及平台30个,电子图书142万多册,电子期刊71万多册,电子阅览室计算机130台。图书馆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技术部、服务部、资源建设部和信息教育与咨询部五个部门。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升本以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40项;获得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52项,出版著作266部,出版教材147部;发表论文1374篇,其中核心期刊、SCI、SSCI收录论文256篇。2020—2023年共有22项研究报告或建议被采纳(批示),其中9项获省级及以上领导人批示;获评省级社科成果奖3项。
学校排行
在2024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琼台师范学院位列第492名。
在2025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琼台师范学院位列第495名。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由书院校门、书本图形、1705年、中英文校名、圆形、新绿等元素组成。其中,作为设计主体的百年老校琼台书院大门,由抽象、流畅的设计线条勾勒,书本的简化图形显示了高校的教育性质,中英文组合的校名彰显了高等学府的权威性,1705年书院创办时间,直观的释明了琼台悠久的文化历史,新绿则代表着生生不息、自然和谐的新校园文化,象征着琼台美好的发展前景。
校训
学校校训为:宣德育人,衍道敦行
校歌
学校校歌为《琼台颂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椰风科普社团、吉他社、国乐社、汉服社、琼台书法社、桌游社等社团,参加了“3・5”学雷锋纪念日“三个十”暨千人承诺仪式、2024“琼台风华,百团盛宴”等活动。
校园环境
截至2025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有桂林洋、府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67亩。府城校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中山·8号;桂林洋校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室、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更新时间: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2011年12月,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6年11月,学校被授予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
2021年4月,学校获“2019-2020年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荣誉称号。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先后获评全国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先进集体、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