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伴月(金星合月),天文学定义上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天文现象,属于行星合月天象中的一种,此现象是指金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两者之间的距离达到最近,但肉眼可见的情况不多。
由于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非常快,每29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周的运行,因此在每月都会从行星和黄道周围的一些亮恒星旁经过。而金星与月亮的空间轨道同属黄道带,每隔30天左右,二者之间的距离靠得很近,形成“亮星伴月”的天象。虽然“亮星伴月”的现象每年会发生几十次,但“金星伴月”的现象是其中观赏效果最好的。
2025年1月3日至4日,金星伴月上演。
现象描述
金星伴月现象也被称为金星合月现象,从天文学定义上来说,金星伴月并不算罕见的天文现象,由于金星非常亮,当它与月亮一同出现时,月亮通常呈现出一弯新月或残月的形态,此时就形成了金星伴月现象。在9月至12月期间,观测金星是最佳的季节之一。
形成原因
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星球,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早晨出现时,被称为“启明星”或“晨星”;黄昏出现时,则被称为“长庚星”或“昏星”。由于月球在天空中的运动非常快,每29天左右即可完成一周的运行,因此在每月都会从行星和黄道周围的一些亮恒星旁经过。而金星与月亮的空间轨道同属黄道带,每隔30天左右,二者之间的距离靠得很近,这时,明亮的金星和极细的月亮在夜空中近距离相伴,形成了金星伴月现象。
古今说法
在古代,人们曾认为金星伴月的出现是不祥之兆。同时,东参和西商这两颗星在古人眼中遥远到永远不可能相见,因此被用来比喻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等情况。另外,古代人们对金星存在着误解,有些称之为“太白经天,民更主”,就是认为在白天看到金星,就会有改朝换代换皇帝的预兆。这样的观点在《汉书》《资治通鉴》《新唐书》和《旧唐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
然而现代天文学证明,东参西商其实就是金星。而金星合月这一现象在天文学上并不罕见,因为金星和月亮的空间轨道属于同一黄道带。每隔约30天左右,这两颗星球就会互相靠近,此时就会发生金星合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