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英语: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缩写:WHVCSE),简称为武软工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是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
学校办学溯源追寻到由1951年创建的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之后历经武汉成人教育学院、武汉经贸科技学校、汉口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2002年5月,武汉市纺织工业学校、武汉市化工学校并入武汉市交通学校建立武汉工交职业学院;2003年7月,汉口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开放大学合并,更名为武汉软件职业学院;2006年8月,武汉工交职业学院和武汉软件职业学院进行合并建立了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800余亩,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7亿元。全日制在校生17285人,教职工1271人,其中专任教师858人,设有16个学院,招生专业46个。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在上海软科理工类高职专科院校排名44。
学校历史
1951年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创立,1901年1月成立了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1974年8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同意武汉市纺织工业局恢复中等专业学校一所并将名字定为武汉市纺织学校,1978年8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同意建立武汉化工学校,1979年2月,成立了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同年12月,武汉市粮食学校也成立了,1985年4月,武汉工农教育学院改名为武汉市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1月,武汉市粮食学校改名为武汉市经贸科技学校,2001年4月,武汉市经贸科技学校和武汉物资储备职工中专学校一起与武汉市成人教育学院进行合并,最后汇合成立了汉口职业技术学院,次年5月,武汉市纺织工业学校、武汉市化工学校和武汉市交通学校一起合并并重新成立了武汉工交职业学院,2003年7月,汉口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进行了合并,并将学校名字更改为武汉软件职业学院,但仍保留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校名及其职能,2006年8月,武汉工交职业学院和武汉软件职业学院进行了合并并建立了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024年4月,经武汉市委编委会会议研究同意,武汉市交通学校并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官网所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设16个学院,46个招生专科专业。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4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拥有教职工为1271人,其中专任教师有858人。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拥有高级职称教师293人(正高级52),拥有硕、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568人。双师素质教师479人,承担教学任务的校外教师、行业导师、外籍教师336 人,全国技术能手5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设立了两个本科试点班分别为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有120门校级的在线精品课程在立项建设中,获得省级在线的精品课程有5门,一门获得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截至2024年8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拥有国家示范(骨干)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3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官网所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进行“3+2”高等教育办学项目的合作,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的学校进行合作交流。推进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与芬兰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意大利知名企业筹建柯马学院,与泰国素可泰职业学院、格乐大学签约,并被授予“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示范校称号;与烽火通信共建“武软烽火学院海外培训中心(印度尼西亚)”,承担本土企业海外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与烽火、新华三集团、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建烽火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华中数控产业学院等6个特色产业学院,与华中数控、格力电子等30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官网所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拥有1个市级研究中心,4个校级研究所,建立了300多个实训基地(校内外)。截至2022年12月,校内实训室有360余间,其中4个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1个为省市级实训基地。
科研资源
学术期刊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是学校内部资料,被评为优秀的连续性学报类内资出版物,也是武汉市优秀连续性内资出版物。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3月,图书馆主馆可使用的建筑面积15953平方米;档案馆馆舍面积850平方米,其中库房360平方米,有105台计算机设备,12台电子图书馆借阅机,1台电子读报机,2台电子宣传广告机,1520个阅览座位。截至2024年8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约127.4万册,电子图书147万册。2024年,我馆馆藏纸质报刊873种,电子专业期刊57603种。自购数字资源总库16个,分别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知网个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研学平台、超星电子图书库、超星学术视频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人民数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银符考试题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百度文库、创业数字图书馆、MET全民英语口语、博看数字资源库、EBSCO,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新知发现系统;共享数据资源1个——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本地存储量约30TB。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023年获得8项武汉市市属高校教研项目课题立项;2022年获得3个湖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2021年度获得3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立项,2020年获得6项武汉市属高校产学研项目立项,2018年获得4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指导性项目,2017年获得5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是蓝底白字,外圈为学校的中文名和英文名,校徽中间为字母S和E组合而成,设计为立体字母,字母的立体感像堆积起来的书籍,校徽外形为工业螺帽的六边形。
校训
厚德 尚能
“厚德尚能”指“尊重德行、注重能力”,更进一步地解释就是学校希望师生应该不断地塑造自己的品德与能力,做一名有品德和能力的人,全面发展,成为技术型人才。
校歌
啊 啊 啊
迎着江城的朝阳,
绽放多彩青春;
沐浴和煦的春风,
滋润美丽心灵。
踏着光谷的节奏,
唱响时代强音;
集结智慧的光芒,
传递灿烂文明。
愿君好读书,
厚德尚能,砥砺奋进。
愿君爱天下,
激情工作,快乐生活。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龙泉山秀丽
我们并肩攀登
汤逊湖浩荡
我们携手远航
龙泉山秀丽
我们并肩攀登
汤逊湖浩荡
我们携手远航
向上,向上,并肩攀登
向前,向前,携手远航
我们携手远航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学校荣誉
2015年学校获得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2017学校获得武汉市年综治优胜单位。
2019年,获首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突出贡献奖”。
2020年学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2023年学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建设周期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