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Chengdu-Kunming Railway)是连接四川省和云南省的国家一级铁路,北起成都站,南接昆明站。 全长1096公里,是中国西南地区主要铁路之一,也是中国三大横线五纵铁路网之一。成昆铁路全线共427座隧道、991座桥梁、7处展线,共有42个车站建在桥梁上或隧道内。成昆铁路跨越大渡河、金沙江、龙川河等主要河流98次,建造难度为普通铁路的4倍以上。
成昆铁路于1958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1959年至1969年期间多次停工后再复工,最终在1970年7月1日全线竣工运营。成昆铁路通车突破多项国铁集团乃至世界铁路之最,给世界铁路建设史带来了奇迹。1970年7月1日,10万军民在四川省西昌市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单线双向通行的成昆线无法满足攀西地区的客货运输,于是成昆铁路复线(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于2007年10月18日开始复线广昆路段的工程,2013年12月27日改造完成;2018年1月8日,复线成都-峨眉重建工作已经完成。 2022年12月26日,复线峨眉—冕宁段改造完成,全长915公里的成昆复线全面投运。
新成昆铁路为双线运营,运营100天,客运量总计超6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6万余人次。北接中欧班列成都铁路枢纽,南经昆明铁路枢纽与中老昆万铁路连接,时速设计速度由每小时80公里提高到每小时160公里,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将有力促进中国西南地区与包括成渝双城经济区在内的国际大连接,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成昆铁路建设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被称为“20世纪三大奇迹之一”,同时开创了13项世界铁路之最、18项国铁集团之最。
历史与规划建设
前期规划
19世纪末,美 、 英 、 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都先后对成昆铁路有过打算与勘察。二十世纪三十 、四十年代, 中国国民党政府也断断续续对成昆铁路做过勘察工作。但由于成昆铁路需穿过四川盆地、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三个地段,地理位置复杂,地势险峻,便始终没有开始对成昆铁路的建设。
1952年在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修建宝成铁路的同时,中国政府开始对成都市至昆明市的铁路线路进行勘察。
1953年3月,铁道部在与苏联专家的共同研究探讨下,最终选择了中线方案修建成昆铁路。
1955年 , 放弃中线方案 , 后确定以西线方案建设成昆线 , 东线方案则发展为后来的内昆铁路。
1956-1957年 , 对西线方案进行补充初步的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并重新规划了设计意见书,后确定了成昆线线路方向。
建设历程
1958年, 完成了成峨段和沙木拉打隧道等重点工程的施工文件。同年7月, 成都市至峨眉段开工。
1959年4月后 , 因中国经济下滑,缩短基建战线 , 成都至沙湾做收尾工作,其余工程停工。
1960年只进行了成都至青龙场的收尾工程。
1961年5月,成昆铁路工程重新开工。
1962年,除处理成峨段水害及路基病害工点外 , 余皆收尾停工。同年2月南段 , 除碧鸡关隧道开工,不久停工, 其余地段均未施工。在此 期间 , 全线曾多次改变标准进行过定测和变更设计。
1958年到1962年的五年间,成昆线的建设耗资约1。4亿元,除了完成2000多万平方米的土石、约10公里的隧道和约5公里的桥梁外,从成都市到青龙场仅615公里铺设通车。
1964年8月 , 国际形势紧张,党中央制定了加快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决策 , 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支援下, 开展了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 。同年9月 , 成立了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下设工地指挥部 、 技术委员会和支援铁路修建委员会 , 统一领导和集中指挥。
1966年,许多领导先后到铁路工地视察和指导建设 , 给予广大干部和群众鼓励和支持。成昆铁路建设进度十分迅速,但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对铁路建设进度也发生了极大的破坏。
1967年1月23日, 工程指挥系统被破坏, 工地发生武斗 , 成昆线上许多工点陷于瘫痪 。同年的下半年, 情况严重到成昆线 基本上陷于停工状态。
成昆线工期推迟两年,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 到1969年底,社会各界人士响应中央的指示,历时半年多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按计划建成昆线。 30多万人参与了1083公里铁路的建设,2000多人被埋在这条铁路线上,平均每公里约有两名筑路者死亡。
1971年1月1日成昆线开始通车运营。
电气化改造
1993年起,成昆铁路分段分期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并于2000年9月30日,成昆铁路全路段完成电气化改造。
2007年10月18日开始成昆铁路复线广昆路段的工程,2013年12月27日改造完成且正式提速至200公里/小时。
2018年1月8日,成昆铁路成峨段扩能改造工程完成,并开通运营。
2020年5月26日,成昆铁路复线米易至攀枝花市段开通运营 。 同年10月28日18时,成昆铁路旧线北段(峨攀线)普达至攀枝花段正式开通运营,将原有攀枝花站与成昆铁路复线攀枝花南站连接起来 。
2021年8月31日,成昆路复线冕宁站新场改造完成,相关设施开放并投入运营。同年9月15日凌晨2时,成昆线复线峨攀线信号反转站建设顺利完成,相关设备投入运营,峨眉山市至燕岗双线开通。
2022年3月22日,成昆线复线邓家湾隧道无砟轨道施工,首次单日突破250米。
6月18日,成昆铁路复线新越西隧道贯通。
6月21日,小相岭隧道贯通。
7月11日,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既有线提质改造项目勘察设计招标。
8月26日,成昆线复线金口河南站24米高的侧式站房顺利封顶 。
9月20日15时18分,成昆线复线全线T梁架设完成。
10月28日,成昆铁路复线全长860公里轨道竣工。 下午12时16分,成昆铁路复线道路铺设完成,为全线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月23日,成昆铁路复线峨冕段具备进入动态检测阶段的条件。 11月24日,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正式进入动态检测阶段,进入项目验收重要阶段。
12月10日,成昆线峨眉矿段已开始进入安全评估验收阶段。 新成昆铁路试运,新型“复兴号”登场。
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开通。从成都市到昆明市的行程时间减少了近12个小时,最快从19小时减少到7小时23分钟,从成都到西昌市和攀枝花市最快的时间分别为2小时55分钟和5小时03分钟。
2023年4月6日,“开往春天的列车——沿着新成昆铁路看美丽乡村”主题活动在成都南站开往攀枝花南站的C43次列车上拉开序幕。4月,成昆铁路四川段启动为期52天的第一阶段大修集中修主要进行更换钢轨、线路捣固机械化换枕、换岔等工作全面提升线路通行能力,此次大修涵盖大修清筛、换轨、换轨枕、换岔、大机作业、隧道病害整治、接触网集中修设备平推及整治等多个施工项目。6月9日,随着四川达州站最后一处道岔大机打磨作业结束,成昆铁路大修圆满完成。
建设与规划
相关单位
设计参数
设备设施
运行设备
成昆铁路开通时,使用的车辆是东风1型(DF1)内燃机车,这是成昆铁路使用的第一代车型。 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内燃机车,负责运送客运货物,是一代经典机型。成昆铁路复线开通后成昆高铁运营的是复兴号标准动车组。
DF11型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该机车采用微机控制系统、电空制动系统和电阻制动系统,走行部为性能优良的准高速转向架的典型结构,车体为桁架式承载结构。司机室头部为25度倾角的适度流线型结构,内部布局合理并设有空调。该机车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奖和铁道部科技成果特等奖。
第二代韶山3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二代6轴客货两用机车。机车采用了桥式全波整流、实现了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机车采用单相交流25kV 50Hz电压制,最高运营速度100km/h。
第三代C型CR200J“复兴号”共有9节车厢,车长:232.5米,定员:676人,二等座642人,一等座28人,商务座6人,最高运营速度:160公里/小时。
检测系统
湖南北斗星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GNSS(北斗高精度接收机)、固定式测斜仪、倾角仪、位移计、静力水准仪、裂缝计、RTU工业控制终端等传感监测仪器。公司开发使用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适用于桥梁监测、边坡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水利大坝监测、尾矿库监测、房屋监测、路基沉降监测或雨量监测等常见领域,并可提供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通讯系统
在原邮电部和第四机械司的组织下,以李闰生为代表的第一代成昆通号的人员,身作战新技术课题组,从装备电缆的研发生产到设计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功研制出小型300路同轴电缆运输系统、长途和区域交换系统,广泛应用于成昆铁路建设及后续工程,大大提高了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的速度、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成昆铁路全线实现了移动、联通、电信网络信号覆盖,提高旅客出行体验。
沿途信息
线路走向
成昆铁路线:成都市、峨眉、普雄、西昌市、金江、龙街、昆明市。
截至2018年,成昆铁路客货车站由北向南依次为:成都站、八里站、成都东站、成都南站、双流站、公兴站、花龙门站、普兴站、回龙庵站、青龙场站、彭山站、太和站、眉山站、鲜滩站、思濛站、吴场站、马村站、乐山北站、双福站、峨眉站、燕岗站、九里站、沙湾站、轸溪站、刘沟站、代湾站、杨漩站、共和站、峨边站、柏村站、金口河站、关村坝站、长河坝站、汉源站、尼日站、苏雄站、凉红站、埃岱站、甘洛站、南尔岗站、阿寨站、白果站、白石岩站、越西站、铁西站、下普雄站、拉白站、普雄站、上普雄站、尔赛河站、尼波站、乐武站、红峰站、沙马拉达站、瓦祖站、铁口站、新凉站、联合乡站、喜德站、冕山站、新铁村站、冕宁站、漫水湾站、月华站、礼州站、西昌北站、西昌站、西昌南站、 经久站、黄联关站、黄水塘站、麻栗站、黄家坝站、德昌站、小高站、乐跃站、蒲坝站、永郎站、弯坵站 、青杠站、沙坝站、米易站、丙谷站、垭口站、枣子林站、桐子林站、牛坪子站、三堆子站、攀枝花站、迤资站、拉鲊站、上格达站、花棚子站、鱼洞站、新江站、师庄站、大湾子站、向隍站、红江站、黄瓜园站、牛街站、元谋站、凤仪村站、尹地站、小月旧站、羊臼河站、小村站、阿南庄站、龙骨甸站、黑井站、甸心站、龙塘坝站、甸尾站、广通站、大旧庄站、塔石嘴站、一平浪站、渔坝村站、密马龙站、禄丰站、棠海站、小路溪站、大平地站、大德站、高楼房站、勤丰营站、泽润里站、青龙寺站、奶姆庄站、牧羊村站、秋木园站、温泉站、读书铺站、碧鸡关站、昆明西站、昆明站。
成昆铁路复线从成都南站出发,途经成都、眉山市、乐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站。
途径站点
运行与服务
车次信息
票务信息
成都市到昆明(包括昆明南站)共有25个车次,分别是D851(复兴号)、G2837、G2803、D871(复兴号)、G2883、D853(复兴号)、G2801、G2885、D875(复兴号)、D855(复兴号)、D857(复兴号)、G2845、G2851、G2887、D859(复兴号)、G2831、G2829、G2821、G2823、D861(复兴号)、G2827、G2825、K985。
其中出发站和终点为成都和昆明的有10个车次,分别是G2803、G2883、G2801、G2885、G2887、G2829、G2821、G2823、G2827、G2825。
表格列出出发站到达站均为成都—昆明车次信息,仅供参考,截止统计时间2023年8月17日。
不同车次相关设施也不同,可以根据选择的车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设施。
客货流量
2023年1月26日,新成昆铁路开通1个月,客运量总计144。6万人次,高峰日均客流超6万人次。
2023年4月4日,新成昆铁路运营100天,客运量总计超60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6万余人次。
线路交汇
新成昆铁路北连拥有中欧班列成渝号的成都铁路枢纽,南向通过昆明铁路枢纽与中老铁路相连。
成昆铁路复线和规划中的宜西攀高铁及昭攀高铁都将交汇于攀枝花,攀枝花将成为川西南高铁枢纽。
成昆铁路复线线路北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南连贵昆铁路,直接到达广西沿海与东南亚铁路接轨。
新成昆铁路在成都衔接宝成铁路,将形成一条连接大西北和大西南的纵向铁路大通道。
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成渝、宝成、成昆、达成四大铁路主干线交汇于此。
贵昆线、成昆线和南昆线三条铁路线交汇的城市是昆明,贵昆线从贵州到昆明,成昆线从成都到昆明,南昆线从南宁到昆明。
特色与价值
文化特色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博物馆位于关村坝站旁,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介绍铁道兵的博物馆。 通过博物馆,传播不怕吃苦不劳的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铁道兵四面八方的激烈拼搏精神和决心。
从北京西乘坐K117列车冕宁站,然后向北前往位于冕宁县城厢镇东街10号的冕宁县红军长征纪念馆,也被称为毛主席接见彝族代表处。 这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冕宁县红军长征纪念馆建于1965年,是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期间进入四川省后建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的所在地。纪念馆保存着毛泽东使用的桌椅等原件,共陈列文物4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三层文物27件,展板72块,图像近百幅,历届中央领导人题词众多。
成昆铁路沿线建有22座烈士陵园。四川冕宁县漫水湾“成昆烈士陵”,这里是成昆铁路沿线众多埋葬着铁道兵烈士的墓地之一。攀枝花市的盐边县烈士陵园、米易县烈士陵园、仁和区同德烈士陵园中,长眠着317名在成昆铁路建设中牺牲的烈士。
技术难题
地势险恶
成昆铁路线一半以上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形陡峭,山峰高耸,溪流深,峡谷峦落。 而且由于地质复杂,它被称为“地质博物馆”,外国专家得出结论,它是“道路建设的禁区”。 成昆铁路建设难度是普通铁路的4倍多,创造了中国铁路最高称号18个,世界铁路最高称号13个。成昆铁路路段经常有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以至于许多施工者或抢险员因此受伤或去世。
技术困难
在地形因素的影响下,成昆铁路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技术考验,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为避免修建长隧道和线路左右转弯,线路采用7条蜿蜒的山地暴露线,13次横跨牛里江,8次横跨安宁江,49次横跨龙川河,2次横跨大渡江,1次横贯金沙江,16次横贯九庄江,不包括成都市和昆明,共有车站122个,其中42个车站布置在桥梁或隧道上, 穿越991座桥梁,穿越427条隧道,克服地形高度的巨大差异,绕过主要的负地质剖面。
物资匮乏
修建一线天石拱桥时,在有限的施工条件下,砌筑拱桥时,预制混凝土梁的材料运输困难,工期也不足。 于是,建设者们就近取材,雕刻拱石,雕安卓,巧妙地安装钢拱,修石拱桥,短短99天,在峡谷中修建了一座深约300米的单孔空腹式石拱桥。 54米的主跨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石拱桥,也是成昆铁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重点工程
价值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时,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用象牙雕刻的成昆铁路,这充分说明成昆铁路的重要地位。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铁路事故
铁路影视
电视剧
《铁血》真实反映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成昆铁路建设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铁血》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剧”之一。
《铁道兵血染成昆》2018年北京声汇影联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军旅剧。
纪录片
《领航》第九集《美好生活》中,开篇便关注了运行在成昆铁路上的“扶贫列车”,着重展现出“慢火车”承载了沿线百姓出行、经商、上学的任务,成为他们的运输车、致富车和校车。
《过山车成昆铁路》用6集记录了人民建设成昆铁路的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