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英语:SchoolofContinuingEducation,Tsinghua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唯一教席设在学院。曾获评“中国高等继续教育培训最具影响力机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85年。2002年成为清华唯一一个专门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二级实体学院,2010年初,学院大部制与大区制相结合,步入新发展阶段。
截至2022年底,学院设立十个学习中心、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研究院。学院培训课程涉及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工程技术、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培训学员逾2500万人次。
历史沿革
初创期
1984年5月6日,清华大学向教育部呈送拟筹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报告,6月26日获批。1985年5月16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吕森、黄安邦被任命为正副院长。1986年,学院与北京大学等10所院校成立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协作组”,并任第一届组长。1993年11月下旬,“全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协作组”成立,清华大学为协作组正组长单位,协作组的秘书组、信息组设在继续教育学院。
发展期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教育唯一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教席(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挂牌成立。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该教席的日常工作。2000年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2002年,继续教育学院成为清华唯一一个专门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二级实体学院,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学院院长胡东成提出继续教育工作思路为“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大胆实践,健康有序”。2003年9月,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程启动,推出远程教育扶贫培训。2004年5月11日,学院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07年12月10日,“全国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揭牌,清华大学成为中国首个军转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09年1月16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同学会总会网站“新民斋”日前正式开通。
新阶段
2010年初,学院整合调整业务架构,大部门体制与大区制相结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3月,学院提出“精品化、国际化、信息化、集团化”发展战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2017年12月,清华大学联合23所高校发起成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学院为秘书处单位。2018年11月,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启动。2020年9月,学院当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2022年7月,2022年全球暑期学校课程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活动顺利举办。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院设立中央企业人才、教育人才、军地两用人才、个人数字化、政府和企业人才、国际和港澳台人才等十个学习中心,还有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研究院。服务校内教职员工和校友终身学习项目70余个。截至2022年底,向多个领域培训学员逾2500万人次。
学院职工
截止2020年3月,学院共300余名教职工,有7个党支部,154名党员。
交流合作
2018年9月,在印度尼西亚建立清华大学东南亚中心,主要职能以非学历教育和人文交流,该中心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管理和运营。
学术研究
前沿专题
书籍
学术论文
课题成果
培训成果
学院文化
使命
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
愿景
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