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23,是中国自主研究设计建造的新型导弹驱逐舰,是中国第17艘052D型驱逐舰,是中国“加长型”052D型驱逐舰4号舰,也是第四条服役的052D型驱逐舰。
淮南舰的前身是一艘053H2G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40),原属东海舰队,1992年命名为“淮南舰”并服役。2018年10月,海军参谋部将北部战区海军一艘新型导弹驱逐舰命名为“淮南舰”。2019年4月16日,淮南舰下水。
该舰2021年1月入列,满载排水量7000余吨,具有一定的对海、对空、对岸、反潜等作战能力,主要担负编队协同攻击敌大中型舰艇、编队反潜作战、编队协同防空和海上巡逻、警戒、护航、驱护舰编队指挥等任务。
发展历程
淮南舰的前身是一艘053H2G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40),原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1992年命名为“淮南舰”并服役。2014年,淮南舰曾先后圆满完成中俄联演、亚信安保、南沙战备执勤等重大演习演练和警戒保卫任务,全年出海累计达212天。2015年,淮南舰划转给海警使用。2018年10月,海军参谋部将北部战区海军一艘新型导弹驱逐舰命名为“淮南舰”。2019年4月16日,淮南舰下水。
基本设计
淮南舰为了更好适配反潜型直-20直升机,加长了直升机起降甲板。
该舰还换装了新型米波对空搜索雷达,由原本的H/LJQ-517B型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换成了巨大的网状新型雷达。这款新雷达因外形被昵称为“苍蝇拍”。
服役经历
2021年1月,123“淮南”舰入列。3月,123“淮南”舰参加舰艇训练中心组织的全训科目训练。
2022年9月21日上午,中国海军第42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接替第41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该批护航编队主要由北部战区海军兵力组成,包括导弹驱逐舰淮南舰、导弹护卫舰日照舰、综合补给舰可可西里湖舰,携带舰载直升机2架,特战队员数十名。
2023年2月20日至27日,三国海军将在南非德班至理查兹湾以东海空域举行第二次海上联合演习。中方派出位亚丁湾执行第42批护航任务的淮南舰、日照舰、可可西里湖舰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