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华林,男,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
钱华林,曾任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1975年,钱华林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领域的研究,并于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网络研究。1986年,钱华林主持设计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电脑信息系统总体方案。1994年4月,钱华林首次实现中国与国际互连网的完全连接,同时还担任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的技术和行政联络员。钱华林于2019年7月9日接受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专访。
钱华林多次获国家及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进步奖,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钱华林入选2014国际互联网名人堂。2024年4月2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北京举办30周年发展座谈会,并致敬钱华林等六位杰出贡献者,为他们颁牌。
工作经历
钱华林,曾任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于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计算机专业。1975年,钱华林开始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领域的研究,并于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网络研究。1983年,钱华林在西德合作研制了X.25分组交换网络。1986年,主持设计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电脑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其还在国际上研制、开发了多种型号的传真/数据/语音通信系统,并作为产品销售数万套。1989年10月,钱华林主持世行贷款国家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的建设工作,并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中国与国际互连网的完全连接,同时担任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的技术和行政联络员。此后,钱华林又主持完成了NCFC工程的拓展工程CASNet、CSTNet等大型网络工程。
2014年,钱华林入选2014国际互联网名人堂。2018年9月12日,钱华林等专家出席了在中国科学院软件园举行的发布仪式,该仪式上,互联网域名系统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发布了自主开发的域名系统基础软件“红枫”系统及首台国产化域名服务器。2019年7月9日,钱华林接受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专访。
2024年4月19日,“潮涌网络·向新出发”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高端对话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行,钱华林等四位“互联网名人堂”中国入选者首次齐聚,共议中国互联网发展。4月20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中国互联网30周年发展座谈会,在“中国互联网30年致敬人物”环节,为钱华林等六位为中国互联网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颁牌致敬。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钱华林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了多种型号的传真/数据/语音通信系统,参加并主持完成了NCFC、CASnet、CSTNet等大型网络工程。
主要作品
学术论文
以上仅部分论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