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院(Geely University of China),学校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北小营村南,是一所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民办本科高校。吉利学院以为了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为学校使命,2020年获得“2020年度实力标杆民办高校”称号。
吉利学院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创办,前身是北京吉利大学。2014年,学校获批更名为北京吉利学院。2020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至成都东部新区并更名为吉利学院。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总占地面积2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拥有国家汽车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科普基地1个,下设16个二级学院和39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自有专任教师884人,外聘教师161人。学校39个专业的4个年级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0294人,其中本科生16478人,专科起点本科生3816人。
在2025年,中国软科民办大学排名中,吉利学院排名100+。
历史沿革
北京吉利大学
吉利集团于1999年筹备创办北京吉利大学,并于次年1月获批建立北京吉利大学临时筹备处;2001年,北京吉利大学正式成立,开办高职教育;学校于2005年通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估工作;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民办教育特色项目试点学校;2009年,学校成为首批通过北京市教委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状况评估的学校。
北京吉利学院
2014年2月26日,学校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精神,主动向有关部门提请搬迁至成都市办学;同年4月,学校获批升级为本科院校并改名为北京吉利学院;2018年4月,获批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吉利学院
2020年4月,学校获批搬迁至四川成都,并改名为吉利学院;9月,学校举行成都校区首次开学典礼;2021年9月,吉利学院成都校区迎来6300余名新生,在校生规模近万人。2022年2月,学校获得2021石盘街道“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5年3月24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吉利学院有有自有专任教师884人,外聘教师161人。自有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5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16.62%;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3人,占比2.6%;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任教师803人,占比90.95%;45岁以下青年教师796人,占比90.05%,46-55岁教师75人,占比8.48%,56岁以上教师13人,占比1.47%。从学缘结构来看,具有一年以上(累计)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177人,占师资总数的20.11%。2023-2024学年8名教职工通过内外部评审取得高级职称,58名教职工取得中级职称。
*以上信息截至2021年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吉利学院共有16个系(院)部,下设39个专业,涉及文理多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14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获批省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课程获批省级就业创业金课、3门课程获批省级应用型品牌课程、1部教材获批省级本科高校首批应用型产教融合品牌教材,建设校级品牌课程104门,校级一流课程36门。
对外合作
校企合作
2019年12月19日,北京吉利学院与丹麦盛宝银行合作签约,共同建设“国际教育中心”和“金融科技学院”。
2022年10月26日,智能科技学院与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举行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Polestar、路特斯汽车、英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曹操出行等上市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就业岗位;与百度集团、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顺丰速运、华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集团等知名企业、行业头部企业跨界打造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平台,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与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
交流合作
2021年至2022年间,吉利学院与英国、德国、韩国、意大利、阿曼、西班牙、新西兰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2021年4月10日,吉利学院与韩国中部大学签署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
2021年6月15日,吉利学院与韩国嘉泉大学签署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书。
2021年6月17日,吉利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签署国际交流合作意向备忘录。
2021年9月20日,吉利学院与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签署交流合作协议。
2021年12月,吉利学院与韩国高丽大学、阿曼苏哈尔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签署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议。
2022年3月29日,吉利学院与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
2022年4月,吉利学院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签署学术合作意向书。
2022年11月,吉利学院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备忘录。
2024年6月,吉利学院与博仁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近4000个,目前藏书总量155.45万册,生均图书76.53册,本年度新增纸质图书21.8万册,馆藏资源进一步丰富。电子资源涵盖了超星、中国知网、尚唯产品资料样本库、航空航天与汽车资料库、维普考试系统、CIDP制造业数据平台、大学生思政数据库以及worldlib资源库等12个权威且多元化的电子数据库,资源总量792.16万册。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吉利学院积极融入四川省科技发展战略,建立人才培养高地,设立了产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吉利学院科学技术协会”;重点围绕汽车新能源、“三电”、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和研发,搭建15个科研创新平台及科研创新团队。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2013年-2022年间,吉利学院各学院共发表科研、课题或论文共191项,完成科研项目35项,申请专利或软著13项,出版著作或教材8本。(不完全统计)2024年,吉利学院师生发表北京大学核心及以上论文59篇,其中,SCI论文31篇。申请专利61项,获批专利授权39项,获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1项。2024年,获市厅级以上项目立项20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9项、重点项目10项。
*以上信息为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5月
学校排名
在2025年,中国软科民办高校排名中,吉利学院排名100+。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5月
校园文化
校训
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校徽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荣获“2021年度四川省最受考生青睐本科高校”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16日,荣获四川省高校2021年度“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5月26日,成为四川省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席团成员单位。
2022年10月,获评“2022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本科高校”。
2022年11月,成为四川省通信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2022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党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2022年12月,荣获“2022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
2023年12月,吉利学院获批四川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4年8月,吉利学院荣获“中国产教融合百强院校”荣誉称号。
校区
北京校区
该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北小营村南,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2020年,吉利学院整体搬迁成都,北京校区将被换建成北京大学昌平校区。
成都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成简大道二段123号,占地200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以工学为主,协同建设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门类,设有汽车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院部。